第45卷第 19期 2018年10月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海 绵 校 园 的 研 究 与 设 计
李 明
(深 圳 市建 筑设 计研 究 总 院 ,广 东深 圳 518000)
[摘 要 ]全国各领域都对 “海绵城市”进行 了新的探索和实践,而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针对校 园的特定环境,分析其在雨水调控 中的利弊,进行了海绵化校 园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海绵校园 ;规划与设计 ;LID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14;Tu9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 (2018)19q)020~2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ponge Cam pus
LiMing
[Abstract]The whole country has carried out new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sponge city”,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will play all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In view of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campu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rainwater control are analyzed,and a useful exploration ofsponge cam pus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Keywords]sponge campus;planning and design;LID measures
大学校园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 占地
面积大,建筑密度低,绿化率高,水体丰富等优势,可以在
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绿色校园将逐渐成为入后
校 园规划设计的主流,海绵城市建设也将为绿色校 园建设
方向 [11。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RayandMaria Stata下沉花园将周边
收稿日期 :2018-07--02
作者简介 :李明(1989一),男,河南商丘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
间层隔震技术,其中基础隔震技术 的应用对位置的要求 比较
高,需要将隔震层设计在建筑项 目的上部结构以及基础位置
接触的地方,从而有效地分散建筑上部的应力,避免地震力
通过地基传播到上层对建筑造成的损害。常见的基础抗震装
置有混合隔震装置、夹层橡胶隔震以及基底滑移隔震等。增
强建筑对地震力的吸收则需要应用间层隔震技术,其一般应
用于原始结构层上方,能够通过多次削弱震力保护建筑结构
不受损害。
2.4 注重防震缝的应用
对于具有不规则的横 向和纵向设计时,需要增加防震缝
设置。防震缝的设置需要综合建筑的体型以及设防烈度等多
方面的因素,确保防震缝两侧建筑的完全分开形成有利于抗
震的简单平面单体。其设计原则如下 :首先当建筑的高度 同
防震缝的宽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高度低于 15m时,防震缝
宽度应不小于 100mm;而当建筑的高度高于15m时,应该结
合实际需求设置6度 ,7度 ,8度 ,9度4种不同设防烈度的防震
缝宽度,与此同时建筑高度每增加5m,4m,3m,2m,防震缝
的宽度都要有序的增加20mm ;在进行防震缝宽度设计时,确
保防震缝宽度为框架结构数值的70% ;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设计,应该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设计保持一致 ;而筒式结构
及大型框架结构的防震缝设计宽度应该保持在框架结构数值
的50%。
2.5 强调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强调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要求建筑师和结构师应该密切
配合重视规范、标准 中的有关结构抗震概念的每条规定,设
计不能仅凭计算的误导。若结构严重不规则、整体性差,仅
仅按照目前的结构计算技术,不能保证结构的抗震、抗风性
能,特别是抗震性能。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是整体结构
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避免结构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
· 20·
径流逐级跌落流入中央调蓄区,解决径流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
灵动的水景。波特兰州立大学在宿舍区大量设置雨水花园,又
通过雨水管汇集建筑屋面的雨水,营造美丽水景的同时也将雨
水处理回收利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学术中心则是通
过透水路面的改造,提供了一个绿色的校园休闲与学习的场所。
1 校园特色及其技术选择
大学校园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板块 :数量众多的低多层
建筑群,大面积的活动广场及运动场地,建筑周边与大片集
中绿地,连接各大功能板块的道路交通系统等。校园的功能
导致结构过早出现在薄弱部位的破坏。因此结构抗震设计中,
虽然计算分析是必需的,但仅凭计算是不能满足结构的安全
性、可靠性的要求,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 目标。因此必须重
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震概念设计甚至
比计算分析更为重要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的抗震设计需求越来
越高,因此在进行建筑项 目抗震设计时一定要确保建筑防震
设计工作的质量,不断进行防震技术的更新,更好地为我国
经济建设服务。针对无法规避的地质 自然灾害,须提升预防
意识,并且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对建筑防震设计进
行优化和升级。通过采取抗震概念和性能化设计及有效的预
防措施,最大化
海绵校园的研究与设计(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