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建筑设 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第44卷第9期 2017年5月
刘 海 粟 美 术 馆 设 计 分 析
吴 靖 杰
(同济 大学建 筑设 计研 究 院 (集 团 )有 限公 司 ,上 海 200092)
[摘 要]结合实践经验,主要就刘海粟美术馆的设计进行 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 。分析设计理念空间塑造、建筑造型、技
术运用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 ]刘海粟美术馆 ;建筑设计 ;空间塑造
[中图分类号 ]Tu2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523X (2017)09-0031—02
Analysis on Design of Liu Haisu Art M useum
Wu Jing-jie
[Abstract]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mainly on the Liu Haisu art museum design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Analysis of the design concept of space shaping,architectural modeling,technical use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Liu Haisu Art Museum;architectural design;space shaping
2012年,随着上海市文化建设的推进,原美术馆的拆除
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刘海粟美术馆确定迁建至市中心的海粟绿
地内,作为上海市重大文化建改项目,按因家重点美术馆标准
建设。新设计 的刘海粟美术馆高J娈23.7m,总面积 l2 540m ,
约为原馆的3倍,以提供更为完善的展示保存及教育研究功能,
定位为集收藏保管、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教育推广、文化
交流等功能1: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1 设计课题
美术馆的基地及南侧的海粟绿地源 r旧【×=拆迁,相对于
美术馆的建设规模而言,6000m 的用地仍显极为局促。面对
都市用地条件的现实限制,如何在如此受限的用地中实现美
术馆的规模与功能成为无法 避的 难。
2 设计理念
总体构思 :云海LIJ石,⋯水入画。
刘海粟美术馆的设计以折线的牛题呼应原美术馆方案气
几珏,同时 }:新设计的美术馆进行更令面地体现。
设计取意不拘 一格、锐意突破、激情豪气的人生态度及
艺术特色,美术馆实体如飞扬峻峭的黄山山 ,而中庭及广
场则意如由重峦叠嶂之间喷薄而出、变幻多姿的云海,充满
了激情与力量 (图 1)。
图1 丰入口鸟瞰
山浮云海之上,高洁轻灵,既是国画永恒的主题,又是东
方传统艺术中抽象审美哲学的精神内核。刘海粟美术馆以现代
建筑语 描绘传统Ell水意境,抽象与意的设计手法赋予美术馆
饶有变化却不脱传统韵味的神韵。将现代与传统,东方艺术 与
商方荚学有机地融合,亦是刘海粟美术馆的哎训理念。
3 空间塑造 3.1 突破——整体策略的形成
用地的局促是现实条件,常规布局设置必然会导致过于
拥挤的最终建成效果,而美术馆作为公益性的公众建筑,其
自身亦肩负着公众利益及社会效益的责任。面对实际的困难,
收稿日期 :201 71o2—25
作者简介 :吴靖杰 (1978一),男,江苏昆l J』人,I:程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设汁跳脱常规的思路,“往下”及 “往 卜”去寻求突破的途 。
往 下 :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在保证空间及使用品质的前
提 F将部分公共空问引入地下,将用地的潜力深度开发,以
最火化地减少地面上建筑功能的压力。
往上 :设计采取收缩底层,往空间上方扩展建筑的策略,
尽可能节约占地面积,将用地让渡给绿地及公共空间,解决
功能的同时亦实现公众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如此,美术馆往空间扩展及往地下延伸的整体策略得以
明确。
3.2 变革——环境与表达的形成
刘海粟美术馆的选址位于海粟绿地 内,但绿地南面的延
安西路高架路直面美术馆主入口方向,虽有一定距离,仍显
美中不足。
场地的矛盾尤法回避,需通过设计加以化解。设计大胆
突破原美术馆中轴对称 的传统思路,采用斜向入口设计。主
入 口方向与地块取夹角而非直面高架道路,至高架的距离也
就 自然得以延伸,在不变动美术馆位置的前提 卜为主入 口的
前』 场 问争取到最大的缓冲。
此外,斜向入口的设置使得建筑主立面的背景偏移向海
粟绿地的中心广场 ,建筑主入口形象展示面得以拥有更好的
背景环境,吲时通过两条建筑中的视觉通廊将绿地的景观引
入美术馆,使之成为美术馆内部空间的展品。
斜向设置的主入[j弱化 了中轴对称的严肃性,引入了更
为现代及艺术化的韵味,使其与原美术馆的气质达成和而不
同的呼应效果。美术馆的设计表达由此 自然而然地定位于以
较为自南及艺术化的表现方式来阐述建筑的气质。
3.3 转换——场所气质的生成
美术馆的南侧设 卜沉庭院,同时结合美术馆入 口标高的
适当抬高,将美术馆与绿地从场所空间上区分为城市活动的
活跃空间及美术馆欣赏的沉静空间两种场所空间。一座 由台
阶架起的雕塑桥衔接起海粟绿地及刘海粟美术馆的入口平台,
通过登高及跨越的形式为参观者做出空间转换的暗示 (图2)
刘海粟美术馆设计分析(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