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书籍论文 未分类论文

地下通道穿越砖基础站房施工技术(论文).pdf

PDF   1页   下载0   2024-03-29   浏览3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地下通道穿越砖基础站房施工技术(论文).pdf 第1页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市政工程 Municipal Engineering 第44卷第 14期 2017年7月 地 下 通 道 穿 越 砖 基 础 站 房 施 工 技 术 王 俊 诗 (中铁 十八 局 集 团第五 工程 有 限公 司 ,天 津 300450) [摘 要]随着地下建筑或通道等穿越地面保护性建筑 日益增多,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跨度地下通道穿越采取的施工技术, 主要包括托换结构设计形式、柱墙同托换板的节点处理、主要工序的技术措施等,并对后续相似工程施工提供相关的优化意见, 以期对相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大跨度通道 ;大放脚砖基础 ;托换 [中图分类号 ]TU9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523X (2017)12_JoO43.02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Passageway Through Brick Base Station Wang Jun—shi [Abstract]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or access through the ground protection building is increasing,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o introduce large—span underground passag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e,the wall with the holding plate of the node processing,the main process and provid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ofsimilarprojects in order t0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similarprojects. [Keywords]large span channel;bigfootbrickfoundation;underpinning l 工程概况 沈阳站既有东站房为辽宁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第 三候车室两侧 2层部分房间为沈阳站办公场所,同第三候车室 相连。通道穿越时,如引起站房结构沉降较大,将造成既有 站房同两侧办公场所结构拉裂,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站 房及通道的平、断面示意图如图l,2所示。 g 罄 & 占 上 上 o ;站房西墙 C I 量 J l i工 上}L — 站房内墙 通道围护支撑桩 喜 匠 J 站房支撑柱 1 {=}斗 _}: r- 通道内临时支撑桩 i 舞 赵 一 ; 通道周护支撑 一 一r 一 站房内墙 l -一· l一 ~一 ;一站房东墙 C 1:1 I; 图1 站房及通道平面示意 通道底板 图2 站房及通道纵断面示意 收稿日期 :2017-02—15 作者简介 :王俊诗 (1978一),男,山东菏泽人,工程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工程技术。 2 施工工艺 (1)拆除原有站房的底板,采用挖孔方式施工通道两侧 的支撑围护桩和中间临时支撑桩。 . (2)施工托换板,对站房的柱下和墙下大放坡砖基进行 托换,将站房基础同托换板浇筑成一个整体。 (3)分层开挖第 1段托换板下的土体,开挖至钢支撑下 0.5m,及时施工钢支撑对围护结构进行支顶,挖至基底后, 及时施工垫层、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4)施作施工通道第1段底板、底纵梁、部分侧墙结构及 中间柱。待底板、侧墙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先拆除第2道支撑, 安装倒撑,然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5)施做第 1段剩余侧墙、顶板等结构,待其达到设计强 度后,拆除倒撑。 (6)第 1段施工完成后,进行第2段基坑的开挖 (主要由 于距离地铁盾构区间正上方,且距离较近,为防止地铁上浮, 采取分段开挖),施作第2段通道的梁板柱结构,如此反复分 段施工盖挖通道剩余结构。 (7)对通道及托换板之间预留的注浆管进行第 1次注浆。 (8)破除中间临时支撑桩,施工支撑桩位置的顶板及底 板结构。 (9)对通道及托换板间预留的注浆管进行第2次注浆。完 成通道结构施工。 3 沉降风险因素 (1)既有站房大放脚砖基础同托换板间的相对位移,主 要影响因素为托换的方法、托换板和 同砖基础之间的界面 处理。 (2)受力转换后,板下两侧支撑围护桩和中间临时支撑 桩的沉降。 (3)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桩周围摩擦力的减小,引起 的桩体沉降。 (4)破除中间临时支撑桩,受力转换至施工完毕的通道 结构。 4 针对性施工措施 4.1 优化柱托换方案 托换板原方案 (图3,4)对站房的主要受力结构立柱采取 利用梁的主筋穿过柱,在柱周边钻孔插入锚钉,利用粱主筋、 托换板对锚钉的锚固力对既有柱进行托换,在托换板施工过 ·43· 第44卷第 l4期 2017年7月 市政工程 Municipal Engineering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程中由于开挖出来为大放脚砖基础,强度较低,如采取本设 计方案,则存在以下问题:(1)梁主筋周围的砖基础压力较大, 存在托换过程中砖基础局部破碎将导致托换失败的风险 ;(2) 锚钉同砖基础间的粘结强度较小 ;(3)托换板中的梁在柱下 基础中只有几根主筋,无法布置箍筋和拉筋等,该节点位置 为梁的最薄弱的位置。 图3 托换板梁板布置示意 ● - 月 Ⅱ§ {i //_ 护壁(需先凿除) / l f ~"
地下通道穿越砖基础站房施工技术(论文).pdf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