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 18期 2017年9月 建筑 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关 于 新 加 坡 组 屋 政 策 的 研 究 与 启 示
翟 卓 越
(华 南理 工 大学 ,广 州 510000)
[摘 要 ]文章以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为重点,介绍组屋的产生,发展及完善过程,详细分析 了新加坡在解决国内住房问题采
取的方式以及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组屋 ;保降 陛住房
[中图分类号 ]D 922.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 (2017)18_o0l4_02
Study and Enlightenm ent of Singapore’S H DB Flats Policy
Zhai Zhuo—yue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housing policy in Singapore,to introduce the generation,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t and analyze in detail the ways in which Singapore can solve its domestic housing problem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Keywords]singapore:HDB:affordable housing
l 新加坡组屋的产生,发展及完善
1.1 新加坡的住房分类
新加坡的住宅总体可分为两类,即组屋和私人住宅。组
屋是由政府提供的按福利价格配售的公共住宅,是新加坡最
主要的住宅类型 :私人住宅是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高级住宅,
数量很少。同时,随着新加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宅发展局又适时推出几种新的住宅类型,即高级版的组屋,
功能更加合理,配套设施更加齐全,售价要比普通组屋高出
1-2倍。
1.2 新加坡组屋产生根源及条件
新加坡组屋的发展始于 1960年,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承担建设的公共房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刚从英殖
民统治脱离的新加坡整个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财力有限,
民众住房条件比较差,当时市区只有 9%的居民能住上标准的
公众住宅,84% 的家庭只能住在店铺和棚户中,人均居住面
积不到6m 。于是政府决定开展公共住宅计划,以改善新加坡
的居住条件。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借鉴了香港的集合住宅,即公屋体系。
在香港,为改善棚户区居住条件,拓展城市空间,公屋一般
由政府或私人开发,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体现了
社会性和福利性。新加坡的组屋很大程度上是将公屋制度进
行本土化发展和完善,分阶段地解决了本国的住宅问题。
1.3 新加坡组屋的发展和完善
自l960年政府颁布 《建屋与发展法》,并根据该法令设立
建屋发展局,统一负责组屋的建设、分配和管理工作,组屋
的发展演变基本分为5个阶段。(1)20世纪6O年代的快速发
展阶段,以缓解房荒为主要 目标。该时期迫于严重的住房短
缺和高失业率压力,在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建造最多的住宅
为最大的目标,如图 1所示,为该时期的平面简图 ;(2)20世
纪7O年代的系统发展,大量建设。20世纪70年代初 已经有了
约1/3的人住进组屋,住房紧缺已经不再紧迫,在规划上加大
了组屋区配套设施的建设,组屋设计上重点转向了针对婴儿
潮和中等收入人群需求的考虑,出现了更高配置的组屋,同
时高层塔楼被引入,25层 以上的高层组屋被大量建设 :(3)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发展,提升品质阶段。如图2所示,随
着居民收入和教育程度的提高,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就成 了需
求,如何使新建组屋功能合理并各具特色成为该时期的主题。
规划上引入组团的概念,形成组团、邻里和镇的三级关系,
收稿日期 :2017 6-l7
作者简介:翟卓越 (1990一),男,河南宁陵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建
筑设计及理论。
·l4·
这种规划模式比20世纪70年代更好地整合了交通和土地的利
用,具有更好的可达性,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来
满足居民的需要 ;组屋设计方面更加完善了服务设施的建设,
能通达组屋的多层停车楼开始代 替地面停车 :(4)20世纪9O
年代的个性化改造翻新。该阶段是将组屋打造成高品质的居
住环境和个性鲜明的组团、邻里和镇作为重点,也就是对上 一 阶段的再发展。组团开始使用个性化的外观和色彩,增加
了可识别性。此外,对旧的组屋的翻新改造也成了潮流 :(5)
2000年后的适应时代对组屋进行针对性完善。该阶段提供了
更多种的住宅类型以满足更个性的需要,并将不同等级的公
共空间联系起来促进交流需要。除此之外,又提 出了 “原地
养老”的概念,对老年群体更加关注。
图1 居住环境的改善 图2 个性化和可识别性的改造
1.4 新加坡组屋制度实施的保证条件和依托
组屋制度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新加坡政府 以下几方面的工
作。(1)合理、详细的政策制定。为了避免开发商在房价上
恶意炒作,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新加坡制定了严格而
又健全的管理机制,如只有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 民方有资格
购买组屋,且购房者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家庭或35岁以上的
单身人士,与父母同住者优先配房,同一户人家不允许购买
第2套组屋
关于新加坡组屋政策的研究与启示(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