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书籍论文 未分类论文

福建漳州天宝镇洪坑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论文).pdf

PDF   1页   下载0   2024-03-30   浏览2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福建漳州天宝镇洪坑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论文).pdf 第1页
. 概况 洪坑村 (古称鸿湖社 )古村落是住房 ]城 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 “中国传统村 .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部的天宝镇 .东 j芝山镇,西连南靖县靖城镇.南临九龙江 i溪 北靠天宝山.处九龙江西溪下游的;中 平原上。 洪坑村原 为洪姓聚族而居的村庄。明 日,戴姓先祖戴从宣 f”开漳圣王”陈元光 (婿戴君胄的后裔)迁至此地 .现成为戴氏 居的村落。戴姓祖上认为 ”洪”与 ”鸿” 音 , ”鸿”有志向远大之意 .至于 “坑” . 古人认为积水少 .而 “湖”宇积水大. 更名为 ”鸿湖社”。后人为了纪念原洪姓 居住地 ,又改为原来的名字 ”洪坑”。 洪坑村在 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一 仙兜保 .后由龙海县划归漳州市 .并析为 宝、石亭镇人民政府。第二年市改区.天 ;为区辖镇 .洪坑村属之 洪坑村下辖洪坑、 前 (龙泉 )、布坂 3个自然村 10个村民 、组。全村 902户.3068人.占地面积约 3Ohm 。 . 布局特征 洪坑村处于天宝冲积平原 所在地是 一 个小幅的坡地 ,中间高两头低、辅以水面, 童种布局被当地人称为 ”卧蚕式” 《或叫船 ) 、村内古厝依坡面水而建,周边青山绿 K环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洪坑村的外围. 先以篱笆墙围成寨墙 .具有一定的防御性, 乜界定了村落的界限。 据 开漳戴氏源流》记载 ,清朝康熙 年,由戴氏三十六世孙戴富 (字伯嘉)经 i发财后,带领子孙连续四代人先后在村北 建造七房大厝 .历经雍正、乾隆两朝 (1 722 — 1 795年 ).形成古建筑群。洪坑村内的 本文为 “上海市设计学 『V 类高峰学科资 项 目”,编号为DC1 701 4。 民居门 建筑细部 街巷 家庙 村内民居 , t-落鸟瞰 主体是一字排开的七座三进、五进大屋,每座 大屋的两侧各有两排单层护厝。村庄内大小道 路纵横交错 .布局有如庞大的迷宫。巷道曲折 迂回 户与户之间呈 “之”字形排列 .每隔一 至两栋在东西方向设有南北向出口 与村外相 通 每户民居都没有正门.只有侧门.民居除 了公用祠堂外 找不到一根柱子 每个巷口设 门楼一座 .门楼与门楼之间有防护墙相连 防 护墙上还设有枪眼.、据村内居民介绍. ‘ 只要 七座大屋的大门锁上 外人便无法进入村庄 而村内各家各户却道路相连.门户相通 “ 3 主要建筑特色 村落内部现存的建筑类型主要有民居、 祠堂、庙宇、商业店铺、私塾、古井、碑刻等. 大部分为清代建筑.少数为民国与 1 949年后 的建筑 目前 “鸿湖乐居 圆形城堡、戴氏 宗祠 鸿湖庵、圆应宫等特色建筑均被列为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 ‘鸿湖乐居”是一座圆形砖石城堡 独 树一帜,是土楼民居的代表.直径 35m,形制 与单元式土楼相似 .一楼二楼外墙由条石夹土 筑成.三楼用青砖砌成.楼门用方正平整条石 砌成 .拙朴浑厚,门楣上题 “鸿湖乐居“四字。 圆应宫 又称洪坑庵,是洪坑村现存的 主要庙宇.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的四合院布 局.天井两侧为连廊 格局保留完好。内部为 梁架结构.木雕精美.保留较好:宫内的石雕、 彩画、嵌瓷等都十分精美,代表了当地公共建 筑的最高水平 圆应宫代表了洪坑宗教建筑的 典型风格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世泽堂.位于村落南部砖仔埕 坐北朝南, 为二进五开间的四合院.东西两侧护厝 l两伸 手) 中轴对称 屋顶三段式.中间高两侧低 . 悬山顶 燕尾脊 建筑细部装饰木雕琴棋书画 雕刻精美.屋脊上施以嵌瓷彩绘。该建筑保留 得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 被 列为市文物点 4 . 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洪坑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 化资源 村落总体格局及其文物保护单位都得 到了较好的保护 .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工作 热情较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首先 多年来的人口外迁.传统房屋的自然老 化、扩建以及台风等自然因素 .造成村落传统 空间形态和部分历史文化景观的破坏。其次, 村落内部村民修建新式住宅.占用空地,破坏 景观.给洪坑村的保护与延续带来巨大的挑战。 并且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形势之下,当地政府 与村民对于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十 分迫切 若缺乏长远的眼光,容易造成急功近 利的发展模式.忽略对村落本身的保护发展。 圈应宫 世泽一 街巷 民屠 图文: 张杰 华东理工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系主任,教授 庞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旅游系副主任 副教授 参加课题组调研人 员: 陈维安 孙晓琪 马丽 周秀秀 杨子乔
福建漳州天宝镇洪坑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论文).pdf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