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6月下
第 47卷 第 12期
施 工 技 术 C0NSTRUCTION TECHNOLOGY 161
埋入式塔式起重机料斗施工技术
1 埋入式塔式起重机料斗
新型埋入式塔式起重机料斗主要由圆台形料斗和设于
料斗底部的圆柱形卸料 口组成(见图 1a)。卸料 口内设有至
少 4个扇形叶片,每个扇形叶片均连接有杆轴,杆轴穿出圆
柱形卸料口,在杆轴外部设有杆轴套;杆轴上设有凹槽 ,杆轴
套内部设有与弹簧相连的按键,按键在弹簧作用下与凹槽在
相应位置相互卡牢(见图 lb,1c)。此种料斗整个横截面为
圆形 ,直径从上至下逐渐缩小,料斗的圆台倾斜设计使物料
下料更容易,克服了多棱角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料斗因无直
角区域,混凝土以及砂浆卸料顺畅,无死角,便于清理。卸料
口的设计可控制卸料速度和方向,轻便操作,大大提升原有
料斗的安全性、实用性,节省人力 、物力、财力。
a侧视 c三角叶片与杆轴图
图1 埋入式塔式起重机料斗
2 安装准备工作
2.1 坑槽开设和临边防护
在施工场地设置坑槽,周围设置临边防护和警戒工作 ,
防止人员误人。坑槽的开设可满足多个塔式起重机料斗的
循环使用 ,减少对建筑场地占用 ,作业面小,减少没有施工作
业面情况的产生。坑槽安全牢固,料斗无须采用支撑架进行
焊接或机械连接,减少施工步骤,提高效率。
2.2 橡胶包裹构件
坑槽边缘对称设置橡胶包裹构件作为料斗支撑件,当圆
台形料斗嵌入其中时,圆台各边受力均匀,减少对料斗的挤
压,由于料斗整个横截面采用圆形,料斗直径从上至下逐渐
减小,故对开口槽的直径限制不严格,在料斗一定区间范围
内侧壁皆可作为与橡胶包裹构件的接触面,降低了对坑槽开
挖尺寸的要求,简单实用,方便工人操作。
2.3 料斗底部位置
料斗底部不与开口槽坑底接触,避免了料斗卸料口受 自
重及料斗内物料 自重的挤压变形 ,变形会导致密封性能下
降,容易产生掉浆和渗水问题。
2.4 料斗卸料口装置
在料斗卸料口处采用4个三角形叶片合成 1个向下凸
起的尖槽。此处料斗卸料 口处的4个三角形叶片厚度比料
斗厚度厚 1倍 ,每个三角叶片与杆轴相连,杆轴与简体外侧
突出的圆柱体相连接,杆轴上有 槽 ,圆柱体内部有与弹簧
相连的按键 ,按键在弹簧作用下与凹槽在相应位置相互卡
牢,当4个凹槽与按键全部卡牢后 ,此时三角叶片正好全部
闭合,承担其上混凝土或砂浆 自重,此时可以吊装运输。吊
装运输前料斗整体如图2所示。
2 吊装运输前料斗整体
3 料斗吊装运输
1)吊装前准备 在施工现场 ,料斗置于开口槽中,料斗
侧壁与开口槽边缘橡胶接触 ,橡胶构件提供支持力,当料斗
卸料完毕放入开口槽中时,槽边橡胶起到减振作用,使料斗
安全稳定地停放在开口槽中。料斗底部的4个三角形叶片
卡牢,叶片呈闭合状态 ,用以承担其上混凝土或砂浆自重。
2)吊装运输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吊钩与料斗 4个挂耳
之间相互挂牢,塔式起重机 吊钩要有防脱钩装置,避免脱钩
现象 ,并需经常检查其可靠性 。
3)卸料 吊装到位,提拉其中一个或多个按键 ,凹槽与
按键脱离,在杆轴作用下,三角形叶片复位至与料斗侧壁齐
平相接触,料斗开始卸料。
通过塔式起重机吊钩将料斗吊运至需浇筑的工作平面
或模板上方,利用吊车的牵拉绳牵拉挂耳 ,工人利用料斗侧
壁突起的圆筒推拉旋转控制料斗方 向,方便料斗定位,也可
使料斗重心偏移,自动倾斜,方便内部物料倾倒。紧接着提
拉圆筒上的按键,使按键与杆轴凹槽脱离 ,部分或全部开启
三角形叶片,三角形叶片能够阻挡出料 ,有限流作用,控制物
料下落速度及方向,解决了混凝土放料不易随时控制,会出
现抛洒材料情况 ,浪费原材料,控制开关系统不牢靠问题。
4 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1)料斗安全防护措施 料斗、料斗配件等必须安装 、连
接牢固,以及所用钢丝吊绳、吊钩等材料符合 GB50755--
2012{钢结构施工规范》、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
术规程》和现行有关法规要求。绳与塔式起重机挂钩之间 一 定要挂牢,避免脱钩现象。
2)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前要做好工人的安全交底
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及防护措施,以书面形式告
知所有施工人员并签字确认。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埋人式塔式起重机料斗的施工技术,新型料
斗在吊装和卸料方面大大提升吊装运输的安全性及卸料的
方便和准确性。埋人式塔式起重机料斗在吊装前进行了细
致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方法严谨缜密,确保了运输和卸料
安全高效完成。
(万 历,浙江省建工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浙江 杭州
310012)
埋入式塔式起重机料斗施工技术(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