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2013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BIM 技术在福州奥体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侯振国 1 刘火生 2 郭晓 2李永辉 1 庹明贝 2
( 1.中建七局,河南郑州 450004;2.中建海峡,福建 福州 350014 )
摘要: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
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本文从使用 Revit平台进行福州奥体主体育场工程建模出发,阐述建模过程中
团队协作和模型优化等问题,介绍 BIM技术在福州奥体中心项目中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 BIM,模型优化,建模协同
1 引言
BIM 的全称是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建筑信息模型。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
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
数字化表达。 BIM技术核心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共享, BIM的作用是使建筑项目信
息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充分共享、无损传递,为多方协同工作提供
坚实基础,促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加快建筑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
BIM 作为引领建筑业信息化走向更高层次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三维可视化、协同性和信息
可提取性的特点,它将建筑实体几何形体虚拟仿真和工程项目信息高度集成,从而实现规划、
设计、建造以及物业管理等项目各参与方能够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
质量,节约资源并降低能耗,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有别于传统的 CAD技术采用
点、线、面为单位的二维表示方式, BIM采用是参数化建模技术,它是用墙体、门、窗、梁、
柱等建筑构件三维实体来搭建建筑物整体。
为实现建筑信息共享需要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即 BIM建模。参加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者采用
的单一建筑物或规模较小的模型熟悉建模掌握了其基本要点,然而在面对福州奥体中心大体量
项目建模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协同效应,加强团队协作对 BIM小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
结合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建模的经验,就团队协作建模的软硬件环境、建模准备、
模型规划、模型组织、模型中的族优化以及二次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和介绍了一
些基于 Revit平台进行大体量建筑模型建模的实施策略与经验。
2 福州海峡奥体工程简介
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中部,东临城市主干道二环路,
建成后将作为 2015年全国第八届城市运动会的主场馆。项目主要由“一场三馆”和商业中心及
配套设施组成,其中主体育场外观设计造型形似海螺(如图 1),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 354m,
东西宽 310m,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屋面罩棚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四层框架结
构和上、下两层观众看台,混凝土看台最高点高度为 30.78m,看台钢筋混凝土斜梁最大长度达
到 24.5 米。上部钢结构及屋面罩棚采用双向斜交斜放桁架空间网格结构体系,罩棚最大悬挑长
度达到 45m,最高点高度为 52.826米。钢结构上支座支撑于 1.5米高的型钢混凝土弧形梁上,
该弧形梁再支撑于直径 0.9m和1.2m 的V形型钢混凝土圆柱上, V形型钢混凝土圆柱垂直高度
达 14.18m 。
本工程建筑体量大、各类管线交错,工程施工组织复杂。公司决定采用 BIM技术建立建筑
信息模型,对工程进行构件空间关系检查、施工模拟、管线综合等,为施工组织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建筑2013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图 1a 福州奥体中心“一场三馆” 图 1b 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3建模准备工作
3.1 工作环境准备
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 BIM建模硬件采用了文件服务器与建模工作站分离的形式(如图
2 )。为保证文件传输速度,采用千兆交换机,并且服务
BIM技术在福州奥体中心项目中的应用研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