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基底隔震也被称为隔震系统,是对在地面震动的条件下
将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其基础或者地下结构充分地分离并且同
时保证上部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维持竖立的所有设备的统称。
抗震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弱建筑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
地震反应,因此降低由基础传至上部结构的地面激励作用是
抗震技术的其中一个方向之一。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弱建筑
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地震反应需要使上部结构具有比较高的
柔性,但这往往会造成结构构件变形过大或破坏。对于低矮
或多层建筑,可以通过加设基底隔震系统使其在基础或地下
结构部分实现高柔性。
1 现有研究的分析总结
各种隔震系统的特点不同,在以往的研究中出现的主要有
LRB, NZ, P-F, R-FBI, EDF, SR-F 等系统。这些不同的隔震系统
有着共同的目的,一是将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至地震作用中
的高能频段以下,二是提供地震能的消散路径并且降低由基
础传至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滑动隔震系统的显著优点是
对于地震输入的频率构成不敏感,对于广域范围的地震频率
均有有效的隔震作用。此外,纯摩擦滑动隔震系统在地震作
用下传递至上部的地震力不会超过其最大极限摩擦力。在现
有的性能分析中,隔震单元的摩擦系数和隔震单元以及上部
结构的刚度(自振周期)对于隔震性能的影响要高于阻尼比
和质量比。隔震单元分布的均匀程度和上部结构的对称程度
亦会对隔震性能产生影响。对于典型的较低矮,质量大的核
电站类建筑,可很好地利用隔震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
保证结构安全,且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造价。在核电站建筑的
隔震设计中,对于研究保护次要结构(例如吊车梁、管道系统)、
竖向隔震、扭转效应等同样也非常重要。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r ã
日本福岛核电站 5号机由地下 1层,地上 5层混凝土结构 和顶部钢结构组成。基本尺寸中
1~5层为 47 m(NS) ×
47 m
(EW);6~7 层为47 m(NS) ×
35.2 m(EW);地下室 47 m
(NS) ×
57.4 m(EW);结构总高度 62.11 m;结构出地面高度 :
46.05 m。
2.2 Óe(Ñ
通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LS-DYNA ,计算模型中通过定
义具有一定刚度和阻尼的 link单元来表示隔震单元的刚度和
阻尼系数的模拟,如定义某 link单元 :
1
iso
1 == 0.059 6% 22
βω
α
ξ
ω +≈
== 1.0 4
EA
Ke
L kN/m
3
分析结果以及讨论
3.1 !NOñ¶OñÒ´
地震输入为 EI Centro 1940
地震波,隔震支座水平方向 K=
1.0E 4 kN/m
,μ=0.02
,ζ=0.06
,固定基底支座结构的各层观测
点绝对位移时程曲线和设置单层水平滑动隔震支座结构的各
层观测点绝对位移时程曲线可以对比看出滑动隔震支座减少
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层间位移。动力放大系数( DAF)由固
定基底支座的 3.39降为 1.12说明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加速度
可以至少降低 1倍,该算例中滑动支座在滑动面产生的最大相
对位移大约为 0.08 m。
3.2 ÿ
Ÿ
Y+gÓe
由不同的滑动摩擦系数对应的 x
向屋面层观测点层间位移
时程曲线和不同的滑动摩擦系数对应的 x
向基底层相对位移时
程曲线可知,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系数越大,层间位移和
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加速度呈增大趋势,但是当隔震系统的
刚度比较大时此趋势为相反方向,即较大的滑动摩擦系数可
以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当摩擦系数增大至一定量之后,
地震反应趋于稳定不再跟随摩擦系数变化而变化,但是摩擦
系数越大,滑动隔震系统产生的震后基底残余位移越大。滑
动摩擦系数的增大同样会对起重机及管道系统等次要结构产
生不利影响但是相对较大的摩擦系数可以比较好的控制结构
[摘 要]
?/件? t????r??? ,???"免NO??
f??保?0?N
f??保?)大 t
? ,?y?? 。YN?
\ ,免
应用滑动隔震系统的建筑抗震性能分析(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