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况
蝇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市区的东南
、 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 地属丰泽区东
}街道 ,距泉州市区 1Okm,背依鹧鸪山.
:面临海。因其雄踞泉州地理之要,扼晋江
{海 口.曾是古刺桐港辖区.泉州 ”海上丝
9之路“开通延伸后.成为番船商舶聚集之
, 因而其历史文化积淀丰富,是一个以渔
为主、工商业并举的沿海社区.更因其蚵
厝与 埔女而闻名。蝇埔作为泉州的三大
港之一.现有人 口2000多人。据记载
349年前全村 85% 的住宅均为蚵壳厝.但
i今蝇埔村仅余数十栋蚵壳厝。
. 村落与建筑特色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闽越古俗
:遗存.蝇埔村成为了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
}观 .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
下了不少海洋文化的痕迹 蚵壳厝便是其
]之一。
蚵壳即牡蛎壳 蚵壳厝又称蚝壳厝.
建于宋末元初。据相关专家考证,蝇埔村
壳厝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来自于非
H东海岸。宋元时期,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
重要港口.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
L蝇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
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然后到北岸卸货。
i航的时候 .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形成空船 .
船重心不稳则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
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
就堆放在 埔海边。元末明初.富裕之地
州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曾数度遭遇劫难 ,
民住宅被毁后无力重建新房子.就因地制
捡些碎砖石砌成 “出砖入石“的墙.再把
垂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立面.这就是
三期的蚵壳厝。
蚵壳厝平面布局与闽南古厝一致.有
:间张二落、五间张二落、三间张榉头问止
i五问张榉头间止等不同类型。蚵壳厝屋顶
红瓦.燕尾脊.其外墙用灰泥浆粘接、砌
灰白色蚵壳.与暗红色砖瓦砌成的厝脊构
兑色彩对比强烈又富有美感的图案。蚵壳厝
奎座建筑呈现为白色蚵壳墙体.下配花岗石
音基.墙体上红砖砌方框 窗框.红白相间.
羊艳夺目。
蚵壳厝蚵壳的装饰部位一般有:一.
也基以上.四周砌红砖框,框内整堵墙体均
获以如片片鱼鳞的白色蚵壳.错落有致、简
大方.属于明清时期 “出砖入石”式的建
“上海市设计学 IV
(DC1 85O1)。
蜉埔村
村
古厝群
村内小路
蚵壳厝侧面
刘府王爷宫庙
蚵壳厝正面
墙面蚵壳装饰 蚝壳厝
筑墙体。二.在地基以上.砌条石或乱石成 ”《《《”形至窗下,墙角用方石砌柱 .然后配
以红砖方框.再饰以蚵壳至”鸟踏”下 .这种形式除具有实用性外,还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三.“鸟
踏”以上、屋檐以下的三角区,嵌饰蚵壳,有的还用红砖砌圆窗。四,用条石砌墙体至窗下. —— 再用红砖砌成窗.然后以蚵壳装饰.在 “乌踏”下红白相间,鲜艳夺目。 类高峰学科资助项 目” l 用于砌筑墙体的蚵壳一面凸 一面凹 砌筑时凸面向外,利于排除雨水。由于蚵壳有天
’ 7
防暑、冬暖夏凉等特点.很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
气候环境 .且蚵壳砌的墙体十分坚固.更有 千
年砖、万年蚵”的美誉。
总之.蚵壳厝建筑有着浓厚的民俗气息和丰
富的美学 工艺学价值.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
产物 .见证着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3.民俗特征
蝇埔村 除却蚵壳厝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建
筑形式外.蝇埔女习俗同样极富民俗特色.并于
2008年 6月被收录至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蝇埔女头戴 ”簪花围”.耳佩 “丁香钩”,
身穿 大裾衫 和 “宽腿裤”.每天行走在街头
巷尾.这种特定的装扮已成了她们叫卖正宗海鲜
的 “标志”.蝇埔女挑卖的海鲜在当地被视为上
乘的海产品,特别是蚝 (海蛎)被称为 ”阿姨蚝”.
已成为行货的标志。与惠安女 “封建头、民主肚”
相比.蝇埔女服饰恰是 ”封建肚、民主头 .蝇
埔女的服装既不露脐也不露肚 .延续了汉族传统
服饰的立领布钮扣斜襟右衽衣.但其 ”簪花围”
头饰却是五彩缤纷、花香四溢。蝇埔女的这种服
饰具有方便闽南渔女劳作的实用性。
蝇埔女的耳饰也独具一格.未婚女孩佩戴丁
香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女人则戴加耳坠
的丁香勾耳环称 “丁香坠 ;做奶奶后改戴 老
妈丁香坠”的耳环。蝇埔女佩戴的耳环成为区分
其辈份的重要标志。
4.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蝇埔村的保存状况不佳。自1 999年
旧村改造以来 .蚵壳厝被大片拆除.而今仅剩的
数十栋保存状况一般的蚵壳厝民宅,亟待进行内
部功能改善 .探索提供适应现代村民需求的居住
条件,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这一类型的民居。蝇埔
村的民俗旅游开发 目前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虽
然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和较大的市场需求及
发展空间.但民俗旅游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民俗旅游的规模、产品、服务 从业人员素质等
均不能满足 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等市场
需求。同时.村落传统民俗文化保护难度较大,
年轻的蝇埔女的观念在发生变化.她们对传统服
福建泉州东海街道蟳埔村(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