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dmology Development 地基与基础 Foundation and Basement 第44卷第24期 2017年l2月
深 基 坑 支 护 设 计 及 监 测 数 据 分 析
梁 加 俊 , 孙 泽 信 , 刘 宁
(中设设 计 集 团股 份有 限公 司 ,南京 210014)
[摘 要 ]通过提升支护设计的应用效果,可使建筑的稳定性大幅提升。首先对其体系设计深入研究,然后探究其监测方案,
最后分别分析对地下连续墙和坑顶护坡展开作业的整体情况,对支护设计进行全面剖析,为类4;A-~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设计 ;监测数据
[中图分类号 ]TU75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523X (2017)24 l33 2
Analysi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sign and M onitoring Data
Liang Jia-jun,Sun Ze—xin,Liu Ning
[Abstract]By enhanc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uppo~design,the stability of the building call be greatly improved.The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system design,then explores its monitoring plan,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io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and the roof slope,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uppo~design,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projects..
[Keywords]deep foundation pit;suppoa design ;monitoring data
在我国建筑行业高度发展 的今天,建筑用地逐渐紧张,
地下建筑和高层建筑,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整体发展
状况来看,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需对其加强重视,
使其得到更大的保证,支护设计是保证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为了最大程度内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深入
研究。
1 支护体系设计
本次研究建筑的北侧 目前存在 1栋9层的建筑,开挖基坑
作业时底边线需要保证和楼外墙体之间距离 6.16m 以上,建
筑结构主要为框架,主体主要为8层,局部为9层,基地标准
高度为4.O00m,基础为箱体结构。
建筑南侧 的西部位置,存在一栋建筑,建筑体系为砖混
结构,开挖基坑作业时底边线需要保证和楼外墙体之间距离
3m 以上,4层综合楼地下深度为 I.7m。
建筑南侧的东部方位 目前存在一栋5层的建筑,建筑体系
为砖混结构,开挖基坑作业时底边线需要保证和楼外墙体之
间距离5.5m 以上,地下深度为2_3m。
基坑的东侧存在两个大水箱和一条用于铺设电线的隧道 。
该隧道左边线需要保证和楼外墙体之间距离1.6m 以上,电缆
沟的宽度需要保持在 1.5m,沟底需要保持在地下4.8m J。
在其西侧使用复合土钉墙实现支护作业,在实现施工前,
需要进行预应力锚杆的预设,其余方位的边坡全部使用预应
力锚索和护坡桩结合实现支护。
2 监测方案
2.1 监测内容
以工程特点为基础,实现检测内容的确定 :
(1)进行巡视检查,检查工程的整体状态 ;
(2)在基坑圈梁上设置24个点,对其横轴方向和纵轴方
向进行检测 ;
(3)在支护桩上设置 18个孔,对其深层位移实施监测 ;
(4)为有效监测坑外水位,需在基坑设置24个孔 ;
(5)需设置22组孔实现系统内力支持 ;
(6)需要设置 3O个点用来监测立柱纵向位移。
收稿日期 :2017_o8_28
作者简介 :梁加俊 (1984一),男,江苏盱眙人,工程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地铁施工及运营期安全监测,深基坑、隧道、边坡
监测,道路沉降监测等。
2.2 监测频率
在开挖基坑之前的7个工作日,首先将之前埋设的监测点
实现初始观测,观测次数为3次,然后计算3次测量的平均值
确定初始值。
需要保证开挖基坑的深度在 5m 以内时,每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