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医养结合模式下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空间设计探究

医养结合模式下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空间设计探究

250
 

現如今,我国家庭人口减少较多,但老年人对于养老需求趋于多样化,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需要与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社区养老相互结合,针对家庭日间暂时无人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健康体检、日常护理、疾病救治等综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养老关怀。

1  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养老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22亿左右,截至205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占总人口数量的30%,显而易见,养老问题是当今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的极速发展,将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2015年,党中央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形式养老服务体系,明确老年人急需的医和养两大功能在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的必要性。

目前,就我国养老体系来看,医和养设施分离的养老机构较多,主要以“医”为主的养老场所包括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可以负责老年人疾病筛查、患病时的医疗救治及护理等。主要以“养”为主的养老场所包括敬老院、老年养护院等,可以负责老年人日常照料、健康教育、简单的医疗护理等。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应着重探索把专业医疗机构与日常养老机构在社区层面上结合起来,建设集医疗救治、康复护理、身体保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

在医养结合背景下,随着近几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育率逐年降低,家庭养老能力越来越弱,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完善性、质量不高,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矛盾。当今,众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不专业,人性化程度较低,但人们对于养老的需求不断扩大,涵盖了越来越多的服务种类,在某些养老设施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复杂运营的问题,对养老设施资源的整合度较低[1]。目前,社区服务中心没有将养老服务与医疗需求结合起来,阻碍了其转型与升级建设,促使一些老人将养老依托于医疗设施,占据大量医疗资源,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医养结合模式下对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功能要求

医养结合模式下,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应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养老的多层次需求,其中“医”和“养”是养老设施最主要的两大功能,即医与养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形成联络,此外还应为社区或周边提供公共服务,由此形成医疗养老合作的共同体系[2]。人口的老龄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带有持续性的,主要体现在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生活协助、娱乐活动、强身健体、文化教育、心理疏导这几个方面。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对医养的需求也不同,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更侧重于身体、心理的关心养护和精神的慰藉,60岁以下的老年群体除了满足日常护理需求外,还要求有丰富的文娱活动、合理的养生方案等。综上所述,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应具备完善、专业的医疗功能,例如紧急救助、疾病诊断及治疗、保健康复等,还应具备长期、良好的居住养护功能,例如心理疏导、餐饮食宿、文化活动、日常服务等。

3  医养结合模式下对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空间设计要求

医养结合背景下,社区养老设施所提供的相关配套服务按照生活照顾、护理服務、医疗服务和特色服务,归类于四大类型[3],根据其功能配置类型,可将社区养老机构建筑空间分为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医疗空间、生活居住空间、便利服务空间。

针对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综合社区养老场所,应基于老年人自身养老需求、身体状态、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考虑其建筑空间设计时一定要注重适老化的细节,确保老人在晚年阶段享受健康安全的生活,满足他们在衰老过程中的身心需要。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如何划分社区养老场所中的各类建筑空间,以适应不同背景下老年人对建筑空间的多样化生活需求,为老年人设计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合理布局公共活动空间。

4  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平面规划布局

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平面布局在基地内可以采取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混合式布局这几种形式[3]。建筑组合较松散的布局形式称作分散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将老人生活居住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医疗空间等分区布置,适用于占地规模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可以在建筑分区之间设计绿色园林景观,打造宜居环境。建筑组合集中的布局形式称作集中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将老人生活居住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医疗空间等集中布置,适用于占地规模较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可以节省用地资源、便于管理。混合式布局将各个功能用房分区划分、部分集中布置,这种布局形式功能划分明确,交通空间不受影响。

5  医养结合模式下新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空间设计

5.1 公共医疗空间设计

公共医疗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训练等功能,为长期慢性病、机能障碍等开展康复理疗训练服务的空间,是医养中心的主要功能区[5]。它应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光充足的位置,并与其他功能分区保持适当距离。此空间主要由医务室、输液室、化验室、康复治疗室、理疗室等用房构成,其中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康复训练室应尽可能分开设置,应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绿色景观设计。门诊医务室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治服务,一定要结合老年人群体需求,如心血管、消化、骨科、普通外科等科室要设置在明显位置,方便老年人身体检查。B超室、化验室等通常与门诊诊室相邻设置,减短就诊路线,为给老年人进行常规检查提供便利。理疗室常设置在医疗护理区的一侧,是用电、磁、超声波等物理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局部,通过神经传输产生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以调整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等。

5.2 生活居住空间设计

生活居住空间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养老护理、日常服务等功能,此空间设计既和传统住宅不同,又和医院的病房不同,其应具备温馨的居家氛围和专业的护理服务,由于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要经常对居住于此的老年人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料,因此生活居住空间中的各功能用房设置要考虑最大程度缩短服务距离,使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地为老人提供服务。护理站要与公共活动空间之间建立视线联系,并与公共医疗空间结合设置,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相互交流、协作,也便于护理人员看护在公共活动空间行动的老年人。

5.3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公共活动空间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沟通、交流、互动等日常交往功能,其包含的用房功能具有开放化、多样化,它是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使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再单调无趣。公共活动空间是社区老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区域,内设图书室、多功能厅、茶室、健身房、棋牌室、手工室等,有助于老年人开展兴趣爱好[6]。公共活动空间中的图书室、老年大学多媒体教室等静态学习空间,应营造安静的环境,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健身房、棋牌室等动态休闲空间,可与室外活动场地相结合。对于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动静分区,空间灵活分隔、组合,功能相似的房间临近布置。

5.4 交通空间设计

交通空间起到了连接不同功能分区的作用,主要由走廊、楼梯和电梯构成。有些老人喜欢在走廊中交流、锻炼,尤其针对由于身体不便只能近距离行走的老人,走出居室在走廊空间中简单进行日常活动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还可以利用走廊空间举办书画、手工艺品等展示,促进老人们相互交流。走廊两侧应设置扶手,所经过的房间门均应朝内开启,对于较长的走廊,要设置休息设施,令老年人随时随地都能坐下与人交谈。

现代社会条件下,老年群体愈加看重养老生活质量,医养结合模式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照料、疾病诊治、文娱活动等综合服务,而新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此模式有力的依托,可以给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专业的宜居、宜养、宜医社区养老环境。目前,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功能配置、空间设计等建筑设计方面针对医养需求的适应性较差,但随着对其建筑空间设计的深化和对其功能配置分区的优化,会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符合医养结合模式下综合社区养老设施的要求。

更新:2024-02-04 10:57:33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