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高大空间劲性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高大空间劲性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228
 

工程概况
  佳隆国际大厦工程位于朝阳公园西区A5地块,总建筑面积54732m2,地下3层,地上22层,地上总高度87.75m,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东入口处首层设计了大堂,大堂空间层高10.50m,南北向柱距10.80m,东西向柱距8.40m,通过三层的4榀劲性转换桁架,从四层开始柱距调整为8.40m;5、6、7轴柱子截面尺寸由1200mm×1200mm调整为1000mm×1000mm,8轴柱子截面尺寸由1100mm×1100mm调整为1000mm×1000mm。转换梁截面尺寸800mm×1200mm,在转换梁的上部同时设计了600mm×600mm小斜柱。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高大空间劲性转换梁柱结构施工特点与难点主要有:超高大截面柱子模板及砼浇筑;800mm×1200mm大截面劲性梁钢筋绑扎;高大空间模架体系施工;竖向及水平钢骨的分段吊装;转换层斜柱砼浇筑施工。
  三、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1、方案的选择
  1.1模架施工方案选择
  直柱模板采用86系列定型可调大钢模;斜柱采用现场加工制作木模板,转换梁侧模、底模、斜柱模面板均采用18mm厚国产优质覆膜多层板。梁侧模板次龙骨为50×100方木,间距<350mm;主龙骨为100×100方木,间距900mm。距离转换梁底300mm设置Φ16螺杆对拉螺栓,梁截面以内的螺栓套PVC套管,两端安装锥形堵头,以保证螺栓孔的成型质量。梁底模板次龙骨为50×100方木,间距≤250㎜,主龙骨为100×100方木,间距900㎜,并设置100mm×100mm斜撑方木加固梁侧大背楞顶部,斜撑方木与水平面夹角45o~60o,下端钉50mm×100mm方木防止滑动。
  梁底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根据计算转换梁底部设置3排立杆,立杆间距为600mm×900mm(与梁垂直方向为600mm),立杆顶端设置可调顶托支顶到梁底主龙骨上,立杆下垫100mm×100mm×10mm钢板,钢板下沿梁跨度方向垫200mm×50mm通长木制垫板,最外排立杆分别向外900mm增设一排立杆,同样顶到主龙骨上。横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离立杆下垫板200mm,最上一排横杆与主龙骨距离≦600mm,可调顶托外露丝段长度≦250mm。梁底的支撑架与板底支撑架(立杆间距900mm×900mm)连成整体。
  转换梁下地下一至三层相应楼层部分的架体不拆除,梁下两排立杆横向间距400mm,楼板下立杆距离梁下立杆1300mm,梁两边各增加一排,纵向间距为1200mm,横杆采用扣件钢管,步距按1200mm设置,地下一~三层相应转换梁下支撑增设剪刀撑。
  1.2钢筋及钢骨施工方案选择
  钢骨架分五步吊装,钢骨架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首先辅以耳板临时校正后再焊接固定,钢骨柱根部为普通Φ28大螺栓铰接方式连接,钢骨采用塔吊吊装就位,最大吊重2t。
  由于钢骨存在钢筋绑扎难度加大,按原设计柱子主筋36Φ28+4Φ32,大梁主筋为32Φ32,柱内钢骨为H500*300*10*16,大梁钢骨为H600*300*8*12,根据柱、梁截面情况,柱子主筋势必要穿过梁钢骨翼缘,梁的主筋要穿过柱钢骨的翼缘,经与设计沟通,将柱子主筋调整为28Φ32,以增加主筋之间的间距,梁的主筋最上一排穿孔,首先按图纸进行放样,将需要开孔的钢骨准确画线,开孔工作由现场的技术人员配合厂家采用专用钻孔机械完成,现场安装钢骨进行多次校核,保证位置标高准确,以确保穿筋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排与钢骨焊接。主筋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方式。钢筋穿钢骨的孔预先根据图纸钢筋布置在钢骨生产车间采用机械冲孔方式打孔,严禁现场人工开孔。
  1.3砼施工方案选择
  柱砼强度等级为C60,梁砼强度等级为C40。柱子主筋数量多,梁的上下主筋均为双排,梁柱箍筋均为全程加密,间距100mm,尤其在梁柱节点处钢筋相当密集,加之钢骨的影响,给砼浇筑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柱子的施工效果,对于净高9.30m的柱子采用C60高流态自密实砼一次浇筑完成。为解决斜柱砼浇筑施工时不易下振捣棒的问题,在施工斜柱时,预先在支模前将振捣棒放入柱模板内,随砼的浇筑再不断将棒拔出。在浇筑柱时采用塔吊吊灰斗浇筑,浇筑梁板时采用砼地泵浇筑。
  
  2、方案的实施
  2.1模架施工要点:
  ①转换梁底立杆下部必须设置100mm×100mm×10mm钢垫板,钢垫板下设置200mm*50mm木质脚手板,其他板底立杆下部设置木垫板。
  ②为保证每排立杆共线,在搭设第一排立杆前在楼板面上弹线定位。
  ③为保证架体的整体性,通过如下措施来控制:
  a.靠近墙体部位支顶横杆间距按2.7m×2.4m设置,支顶横杆末端设置可调顶托;b.采用扣件式钢管将架体与已经拆模的框架柱抱柱拉接,共设置上中下三道;c.在支撑架体内东西向及南北向分别竖向设置连续剪刀撑;d.在架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增设水平剪刀撑。
  ④最上一排横杆与主龙骨距离≦600mm,可调顶托外露丝段长度≦250mm。
  ⑤柱模板固定时,在上口四个方向设置Ф8的钢丝绳拦风绳拉接,配合钢管支撑架调节固定。
  ⑥现场加工制作的柱木模板柱箍采用10#槽钢配合M16对拉螺栓加固,斜柱的上斜面模板设置Ф8的钢丝绳拦风绳拉接固定,斜柱下斜面模板增设钢管支撑。斜柱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2.2钢筋及钢骨施工要点:
  ①在绑扎超高柱钢筋前,将甩筋预先调整到位,采用导链按照图纸要求角度人工慢慢调整到位。
  ②第一部分钢骨临时固定后,及时浇灌钢骨柱底部的C40细石无收缩砼。
  ③临时固定必须采用硬连接,本工程采用10#角钢与钢骨临时焊接固定,保证了钢骨架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位置准确,支撑角钢与钢骨采取点焊的方式,方便拆除。
  ④在钢骨未固定好之前,不得摘掉塔吊吊钩。
  ⑤在每次砼浇筑之前都必须校核钢骨位置、垂直度偏差,然后對其临时固定。
  2.3砼施工要点:
  ①砼施工缝处首先弹墨线,采用云石机切割,再用錾子剔凿,清除浮灰及松动石子。
  ②对于-0.10m至9.20m标高柱子采用高流态自密实砼,要求石子粒径≤2.0cm,其他转换梁及斜柱的砼坍落度要求搅拌站到场时不低于200mm,要求石子粒径≤3.0cm。
  ③在支设斜柱模板时,预先放入振捣棒,否则不易下棒。
  ④根据设计要求,砼中的掺合料只能掺一种,若为粉煤灰应为Ⅰ级。
  ⑤砼的初凝时间不能过短,终凝时间不能过长,要求初凝大于4小时,终凝小于10小时。

更新:2024-01-23 14:19:2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