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

223
 

对于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来说,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保证其稳定性和可行性,在本文中,建议分别采用 SATWE、ETABS 两种分析软件进行对比校核计算。并补充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以验证反应谱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补充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以验证反应谱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因为楼板的不连续,中间连接体为关键部位,为了保证水平力的传递,对连接部位楼板加厚并采用双层双向贯通配筋。

一、工程概况

为了能更好的探究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在本文中以某一工程为具体案例进行解析,这样有助于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某工程拟建场区属浅丘地貌,场地附近地形平缓,红线范围内已按设计标高开挖基坑,四周已形成基坑边坡。基坑内地形平缓,地形坡度小于 5°,拟建场区内最大高程为 296.50m,最低高程为 285.07m,相对高差 11.43m。本超限建筑为 33 层住宅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 3475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28553m2,地下建筑面积为 6204m2。建筑占地面积约 1721m2。

二、工程结构设计

1.建筑结构布置

本工程建筑平面外形为 T 字型平面,结构布置时,主体结构中心采用了抗震性能较好的剪力墙筒体结构。因为转换层以上标准层平面每隔一层开洞较大,连接部位相对比较薄弱,故对其结构进行了加强。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的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在实际的研究中,加强各方面的设计和布置,比方说在建筑结构布置方面,就对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方面,我国很多的城市都在积极的进行研究,但只有少数的城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少数的城市在一些细节方面能够比较精确的把握住尺度,从而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2.超限情况判别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要想在实际的应用中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就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对超限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别,这样才能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中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很多的城市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原因就在于,这些城市对超限情况有了准确的判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限情况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能单一的进行判断,需要将众多的因素进行一定的综合,比方说人口因素,城市的整体建筑因素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比较透彻的把握,这样才能良好的进行判断,从而有效的进行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

3.竖向规则性

地下室两层总高为 8600 第一层层高为 5100,二三层层高均为 3600 及以上各层层高 2950,我们将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加厚为250 厚,并将墙肢加长,使上下层结构刚度接近,结构竖向构件连续,结构的侧向刚度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结构为竖向规则结构。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竖向规则性对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很多工程师和设计者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向了竖向规则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竖向规则性方面,在本文的工程案例中,重点需要将墙肢加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实行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对竖向规则性而言,需要施行一定的结构侧向刚度均匀变化,这样在本文的工程案例中,就可以有效的规避一定的风险,从而加强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很多的工程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分析

1.多角度进行分析

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行方面,由于现阶段的研究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方说从城镇和农村的对比方向上进行分析,很多人认为,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仅限于城镇,其实在农村中,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也有一定的体现,只不过并不明显。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土地比较辽阔,因此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种植,只有一少部分用来盖房子或者另作他用,这就与城镇的建筑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由于可用的地域有限,就需要进行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虽然没有城市当中那么系统,但也有一定的可鉴之处,因此,可以从农村的角度去考虑,去借鉴,这样对城市中的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技術对比分析

由于我国在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方面起步较晚,因此照比国际上的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有一定的距离,鉴于这样的情况,可以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进行一定的交流,这样可以促进本国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与本国具体情况的融合,绝对不可以照抄照搬,这样很容易引起消极影响,对于国际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集体,我国的情况比较单一,并不适用于综合性较强的技术。

更新:2024-01-24 23:28:13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