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

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

285
 

工程拟建的杭州地铁1号线龙翔站上盖物业城市综合体(一期)工程位于平海路与延安路相交处的东北角。一期工程用地面积7351m²,总建筑面积为78127m²,拟建建筑物地上9层,局部6~8层,地上建筑面积57120m²;地下3层,开挖深度约15米,地下建筑面积21007m²。拟建建筑为框架结构,最大荷重为10000kN/桩,拟采用桩基础。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在地面上使用挖槽设备,在泥浆护壁的作用下,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在槽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过程。地下连续墙具有很多优点,如刚度大,既挡土又挡水,施工时无振动,噪音低,可用于任何土质的施工,但施工成本高,技术复杂。下面就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的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作简要探讨。
  二、导墙施工
  1、导墙的作用
  导墙施工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主要起以下幾个方面的作用:
  ①控制地下连续墙施工精度。导墙与地下墙中心相一致,规定了沟槽的位置走向,可作为测量挖槽标高、垂直度的基准。②挡土作用。由于地表土层受地面超载影响容易塌陷,为防止导墙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在导墙内侧每隔1~2m加设上下两道木支撑,或在导墙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土。③承受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等施工荷载。施工期间,承受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用的导管、接头管以及其他施工机械的静、动荷载。④维持稳定液面。导墙内存储泥浆,为保持槽壁的稳定,泥浆液面保持高于地下水位一定的高度。⑤导墙的施工顺序是先进行测量放样,根据放样成果开挖沟槽,浇注素砼底模垫层,绑扎钢筋,支模,浇注导墙砼,拆模并设置横撑,最后导墙外侧回填土。
  2、导墙沟槽开挖
  ①导墙分段施工,分段长度根据模板长度和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30~50m。②导墙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成果,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实地放样出导墙的开挖宽度。③导墙沟槽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侧面人工进行修直保证其垂直度,坍方或开挖过宽的地方做120砖墙外模。导墙施做要坐落于原状土上,回填土方需辗压密实。 ④为及时排除坑底积水,在坑底中央设置一排水沟,在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泵外排。
  3、导墙的钢筋砼施工
  ①导墙沟槽开挖后立即将导墙中心线引至沟槽中,将预先用方木制作好的底模放入槽内并调整至设计位置,再用自拌低标号砼固定。②底模施工结束后绑扎导墙钢筋,导墙钢筋用Ф12螺纹钢,施工时双层双向布置,钢筋间距按150×150排列,水平钢筋置于内侧,钢筋施工结束并经“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甲方、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③为确保导墙施工质量,模板在施工前先检查模板的平整度。
  三、成槽施工
  成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垂直度控制
  解决的措施为首先要合理安排一个槽段中的挖槽顺序,保证抓斗在吃土阻力均衡的状态下挖槽,单元槽段的挖掘顺序为:直线幅槽段先挖两边后挖中间,转角幅槽段有长边和短边之分,必须先挖短边再挖长边,使抓斗在挖单孔时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纠偏,保证成槽垂直度。使抓斗两侧的阻力均匀。其次在成槽施工过程中要慢提慢放、严禁满抓。特别是在开槽时,必须做到稳、慢,严格控制好垂直度;每次下斗挖土时须通过垂直度显示仪和自动纠偏装置来控制槽壁的垂直度,直至斗体全部入槽;并可通过成槽机上的自动纠偏装置对抓斗进行纠偏校正,利用双轮铣槽机成槽时可以调整切削轮速度的方法实现纠偏。最后在挖槽结束后,利用超声波测壁仪对槽壁垂直度进行测试,如槽壁垂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用抓斗或切割轮对槽壁进行修正,直至槽壁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
  2、泥浆液面控制
  成槽的施工工序中,泥浆液面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泥浆液面的高度高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并且不低于导墙以下50mm时才能够保证槽壁不塌方。
  泥浆液面控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成槽过程中的液面控制,这一点做起来并不难,但是一旦没控制好,就会对槽壁质量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及有可能引起塌方。主要是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做好技术交底及泥浆监测即可解决。其次是成槽结束后至浇筑混凝土之前的这段时间的液面控制。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泥浆液面的控制是全过程的,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都必须保证符合要求,时刻做好监测,以保证泥浆面的高度在要求范围内。
  3、地下水位的问题
  遇到降雨等情况使地下水位急速上升。地下水又绕过导墙流入槽段使泥浆对地下水的超压力减小,极易产生塌方事故。地下水位越高,平衡它所需用的泥浆密度也越大,槽壁失稳的可能性越大。为了防止槽壁塌方,必要时可部分甚至全部降低地下水,保证泥浆面与地下水位液面高差,以保证槽壁的稳定。
  四、钢筋笼吊装
  1、钢筋笼吊放偏移或下不去的问题
  除少数是槽体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外,部分情况是由于钢筋笼下放碰到混凝土块面使钢筋笼会发生倾斜;或由于漏浆导致钢筋笼下不去;还有就是坍孔或缩孔引起的钢筋笼无法下放。
  解决措施是先测量槽深,分析原因,再利用成槽机进行修槽,待修槽完成后再继续吊放钢筋笼入槽;若因大量坍方,以致无法继续进行施工时,应对该幅槽段用粘土进行回填密实后再成槽。
  2、钢筋笼的吊放过程中的问题
  钢筋笼在整幅吊放过程中,易发生钢筋笼变形,笼在空中摇摆,下入钢筋笼时碰撞槽壁等问题。
  解决措施是首先要经过技术人员的仔细研究与认真计算吊点位置;其次在筋笼上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使钢筋笼起吊时有足够的刚度防止钢筋笼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形;再次为防止在下入钢筋笼时碰撞槽壁和钢筋笼垂直度,采用厚3mm钢板作为定位垫块焊接在钢筋笼上,即在每个单元槽段的钢筋笼前后两个面上分别在水平方向设置三块纵向间隔布置定位垫块;最后对于拐角幅钢筋笼除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之外,另要增设“人字”桁架和斜拉杆进行加强,以防钢筋笼在空中翻转角度时以生变形。
  五、混凝土灌注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地下连续墙深度较大也对混凝土导管刚度和导管接口的密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拟使用Q235钢材制作,经过耐压实验的Φ250混凝土丝牙导管。及其配套料斗、搁置梁等设备。导管必须要在现场经过密水实验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浇灌混凝土在钢筋笼入槽后的4小时之内开始。
  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埋管深度保持在2~6米,混凝土面高差控制在0.5米以下,墙顶面混凝土面高于设计标高0.5米。按规定要求在现场采样捣制和养护混凝土试块,及时将达到养护龄期的试块送交试验站作抗压与抗渗试验。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管内放球胆。开浇混凝土前,导管内放入管堵(常用球胆)隔离浇入导管之内的混凝土,以此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当混凝土发生闷管事件后重新放入的导管里也要放入球胆。
  (2)埋管深度。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为2-4m,在任何情况下不能超过6m,在混凝土浇灌中,导管最多4m一拆。
  (3)混凝土浇灌速度。一个混凝土浇灌量在100m3左右的单元槽段,应在4小时左右浇完混凝土,混凝土面在槽内的上升速度不宜>4m/小时。
  (4)浇灌混凝土的连续性。混凝土要连续浇灌,不能长时间中断,一般可容许中断10~20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否则会影响到地下墙施工质量。夏天浇灌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凝结较快,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充盈系数的损失。
  (5)混凝土面的高差。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各导管处混凝土面的高差应小于0.5m。
  (6)墙顶面高程。浇灌混凝土结束时,墙顶面的高程应高于设计墙顶标高0.3m-0.5m。
  (7)其它注意事项。当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畅通时,可将导管上下抽动,但抽动范围不能太大,以30cm为宜,以防导管作上下抽动时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不能作横向运动,因为导管作横向运动也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转角幅遇到坍方情况时或者搅拌车卸料为止影响引拔机安放时,需用泵车配合下料,避免搅拌车停到坍方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在超深地下墙施工中,如遇到接头装置起拔困难,需要吊车配合或现场临时吊装引拔机起拔基座等工作时候,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混凝土浇灌应暂停或者放慢浇灌速度,并和搅拌站积极联系,放慢发料速度,在接頭装置能安全起拔了,在恢复混凝土浇灌的速度。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控制送料速度,避免混凝土流入槽段内,破坏槽内泥浆,必要时,除导管仓外,在槽孔其他暴露的地方需覆盖钢板或木板阻挡混凝土流入。

更新:2024-02-04 10:01:00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