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书籍论文 路桥隧道

隧道水害成因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探析(论文).pdf

PDF   3页   下载0   2024-04-10   浏览1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隧道水害成因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探析(论文).pdf 第1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142 · 隧道渗漏水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和隧道周 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渗漏水可引发地面和地面 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京珠粤北高速公路洋碰隧道穿过的地 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 ~中薄层状隐晶质灰岩,上段 夹数层沉积角砾状灰岩,中下段有厚度不大的黄色泥岩与钙 质页岩。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突水突泥,并引发众多地 面岩溶塌陷群及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最大出水量发生于 2 000 年时 RK1920+502 位置的全断面突水,初始出水量为 20 000~25 000 m 3/d,泥砂约 3 000 m 3,随后出水量稳定在 4 000~ 6 000 m 3/d,持续时间长达 7 d;在隧道运营过程中,在原突水 突泥部位、附近及导水平洞内,发生多次涌水涌泥、渗漏等病 害,并进行多次治理,为解决该隧道水害问题,在运营时期还 增设了一座长 748 m并穿过 F19、F16、F17、F15 与F12、F13 交汇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平行导洞 [1]。但之后洋碰隧道水害 问题仍不时发生, 2015年日常巡查发现该隧道 RK1919+133 (LK76+660)~RK1920+233(LK76+760)段南行方向发生 300 m 3/h 涌水量的突水突泥现象,亟须对水害点开展地质综合 调查,查明水害点与历史水害位置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初步 处治意见。 1 工程背景 洋碰隧道是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的一座越岭双线隧道, 位于大瑶山山脉南端西麓构造剥蚀、风化、堆积的中低山沟 谷区,处于近南北向德大瑶山复背斜南倾覆端偏南西的部位, 所处山体地层走向与隧道近于平行,同等围岩条件下稳定性 较差,进口段 100 m砂岩风化强烈,岩土破碎,围岩类别低, 出口段为寒武系砂岩,中部为隐晶质灰岩, LK77+570~870 段位于灰岩与砂岩交界的灰岩端,在岩性交界部位存在一主 断层,形成纵多的次生断裂和裂隙,在长期地下水活动的作 用下,在断层附近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岩溶发育带。全隧仅有 RK1919+502~+831 段的砂岩较完整,呈厚层大块状结构,为 有利地段。 2 隧道水害成因地质综合调查内容 目前针对隧道水害的调查方法主要分为地质调查和工程 物探两部分。地质调查法主要根据已有勘察资料,利用地质 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及相机等,开展地表、洞内地质调查 ; 物探方法一般选择地震折射波法、地震反射波法、高密度电法、 红外探测法等,综合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相互印证,且以地质 调查法为主,工程物探为辅,综合解释地下岩溶规模及发育 特征。本次针对隧道地表病害状况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和工 程地质调查,评估洋碰隧道涌水来源 ;同时采用红外探水和 地震映像法查明 LK76+660)~LK76+760)段衬砌背后岩溶及 含水体状况,最终提出隧道水害处治重点及方法。本次现场 检查的项目、目的、方法和工作量见表 1。 表1 专项检查现场检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目的检查方法 检查部位 完成工作量 1 精细水文地 质与工程地 质调查 洋碰隧道地 表岩溶塌陷 发展状况 人工普查 洋碰隧道进出 口段地表 洋碰隧道进 出口段地表 2 隧道背后 空洞检测 判定围岩密 实情况、地 下水冲蚀状态 及对隧道安全 性的影响。 地震映 像法 K1919+133~ K1919+233 (LK76+660~ LK76+760) 左右线 100 m 隧道 1 400 m 测线,2 800 个测点, 3 隧道渗漏水详 细检查及排水 系统调查 衬砌病害现状 人工普查K1919+000~ K1919+400 左右线各 400 m 和 K1919+202 车行横洞 3 洋碰隧道水害成因地质综合调查技术实践 3.1 BSD O???? ?80?e 收集洋碰隧道所有设计、竣工、勘察资料, 2000~2008年 [摘 要] d ? B ?X7?? Bn? ? ,8? ?众 ?? ?P?s B ?- 8 o从 ?7?? ,? n? B? ??v??&8 ???% ,?N? 3)8? ?^ 8 p ? ?8 B ?N? 。?
隧道水害成因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探析(论文).pdf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