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高频运营铁路线路 T 构桥不间断平转施工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本桥先在平行于既有铁路的方向支架现浇主墩,再分阶段施工主梁,依次张
拉主梁第一、二、三批纵向预应力钢束。主梁施工完毕,拆除最后节段支架;主 梁
平面转体 39 度,主墩及主梁梁中心线与本线线路中心线重合;待线性吻合后, 锁
定转体球铰,浇筑封铰混凝土,封固转盘。主梁梁端施加上顶力,主梁向上位 移;
顶力施加后安装支座,完毕后卸掉顶力,上顶力转化为支反力。张拉第四批 纵向预
应力束,张拉完毕 60 天后,进行桥面附属设施的安装。
2 技术指标
(1) 转体系统
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组成。
下转盘为支承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转体完成后,与上转盘共同形成基
础,下转盘上设置转体系统的下球铰、撑脚的环形滑道及转体拽拉千斤顶反力座 等。
球铰是平动法施工的转动系统,是转体施工的关键结构。
上转盘是转体的重要结构,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形成多向、立体的受力状态。
(2) 脱架形成转动体系
当上部构造箱梁砼悬臂浇筑完毕,强度和龄期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且纵向预
应力已经张拉完成,至此即具备了转动体系脱架的条件。
脱架步骤:清除上下承台间杂物 → 拆除撑脚下钢楔块 → 拧开砂箱卸砂孔螺栓
→ 使砂箱内砂自然流出或用高压水枪冲击 → 移走砂箱 → 转动体系形成。为了判断
转动体系脱架前后实际的重心偏离情况,在浇筑上承台时在其四周设置永久观测
标志,并在施工全过程观测记录 (精度 0.5mm) 它们的变化。如果脱架后,上盘四
周标高是均匀下沉,则可以初步判断重心状态与设计要求基本吻合。
(3) 试转体
试转体的目的,一是检验转体方案的实用性、可靠性;二是检验整个指挥系统
的协调性;三是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协同反应能力;四是 通过
演练取得经验并找到差距,以便进一步改进预定的转体方案;五是为了测试
304
连续千斤顶加载后的工作性能,并确定合理转速的油泵控制参数和停止牵引后转
动体在惯性作用下可能产生的转动距离。
(4) 正式转体
转体过程中,考虑风力的影响,转体前一周与气象部门及时沟通,保证转体 时
风力小于 5级。
1) “ 天窗 ” 到来之前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 天窗 ” 开通后方能正式转体。 转
体过程中要与铁路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2) 根据试转体的成果指导转体,转到预定位置停止牵引。当转动体系快到
预定位置时,迅速将 2台 1000KN 螺旋千斤顶、型钢、钢板对称地安放到助推反
力孔上作为限位装置,防止转体到位后继续前行。箱梁端头中线指挥转动单元就
位,中线偏差不大于 2cm 。转动单元就位后,利用备用的型钢、螺旋千斤顶、钢
楔子将转盘固定,防止风或其他因素引起转动体发生位移。
(5) 转动单元的精调
精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转体后桥体符合设计要求。在梁顶高程、纵轴线符合
设计要求后,在钢撑脚下均揳入 4个小钢楔子,完成 T 构精调。精调过程中应
控制顶升力不超过设计限值,并在千斤顶顶面和上承台底面之间设置 2I28 型钢
δ=50mm 的钢板以扩散局部应力。
(6) 锁定与封铰
精调结束后,立即在钢撑脚与内外助推反力支座之间安放型钢反力架,对转 动
单元进行锁定。然后清洗滑道上的润滑剂、清理底盘上表面脏物,焊接上下承 台
间的预埋钢筋、钢件、绑扎钢筋,立模浇筑 C50 微膨胀混凝土封铰,加强养 护,
使承台形成整体。
考虑封铰混凝土的填充密实情况,在上、下承台施工时预埋压浆管,对封铰
混凝土与上承台底面之间进行压浆填充。压浆管埋置从下向上埋置,以保证压浆
时填充密实及压浆管通畅。
3 经济、环境、社会效果分析
(1) 经济效果分析
高频运营铁路线路 T 构桥不间断平转施工技术于成功应用于武汉至黄石城
际
高频运营铁路线路 T 构桥不间断平转施工技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