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A47
DB41
河南省地方标 准
DB
41/T 1472 — 2017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2017-09-30发布 2017-12-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472—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中天高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世创电子科技有限
公司、河南华孚永基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红晨、林强、杜晓宾、李鹏、张会欣、张玉桦、李森。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中琪、王昆、刘奇、余曙光、李武强、傅国庆、牛永年、吕建菲、王慧中、
潘珍亮、陈会锋、李红娜、周海磊、赵战友、马钦、崔国恩、金师。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472—2017
1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防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雷电防护、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已建及新建、扩建、改建的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全性能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8—2016 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 30—2004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T 190—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速公路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
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JTJ 002-1987,定义2.0.1]
3.2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
高速公路收费、交通监控、通信、照明及低压配电等电气、电子系统设施和建筑的统称。
注:改写QX/T 190-2013,3.14。
3.3
机房
建筑物内集中安放服务器、工作站、程控交换机、通信、数据交换等设备,或存放重要数据等电子
设备的场所。
[QX/T 190-2013,定义 3.16]
3.4
电涌保护器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472—2017
2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限制元件,
[GB 50057-2010,定义2.0.29]
3.5
防雷区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那些区。
LPZ0 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LPZ0 B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
场强度没有衰减。
LPZ1 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0 B区更小;本区内的电磁
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LPZn+1 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
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注:改写GB 50057-2010,6.2.1。
3.6
防雷等电位连接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
的电位差。
[GB 50057-2010,定义 2.0.19]
3.7
电磁屏蔽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GB 50343-2012,定义2.0.15]
3.8
等电位连接网络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
[GB 50057-2010,定义2.0.22]
3.9
接地端子
将保护导体,包括等
DB41_T 1472-2017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防雷技术规范(河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