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40.90
Q 7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1643.2—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2018- 06- 19 发布2018 - 09-19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643.2—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通信协议 ........................................................................... 1
3 数据格式 ........................................................................... 2
4 协议转换单元传输协议 ...............................................................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寄存器地址 .............................................. 6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643.2—2018
II
前 言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系统总体架构;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第3部分:现场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第4部分:云端数据平台技术要求;
——第5部分:客户端功能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 1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中盛物联网有限公司、西继(迅达)
电梯有限公司、中原智能电梯有限公司、河南中维电梯有限公司、郑州春泉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洪学、王允、戚永奇、黄万乾、欧俊、雷庆秋、贾小爱。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643.2—2018
1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采集传输单元和云端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之间的
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
本部分适用于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的采集传输单元和平台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通信协议
2.1 通信方式
2.1.1 协议
采用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作为传输层协议,要求如下:
服务端口:8800-8899区间;
所有保留字段都应当置0x0;
字节顺序采用小端模式。
2.1.2 数据包
数据包由包头、数据实体、校验码和结束符组成,见图1。
注1:包头为每包数据报文符合的数据格式头。
注2:数据实体为具体数据内容。
注3:校验码是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通过某种运算得到的值。
注4:结束符为数据包结束的标识。
包头 数据实体 校验码 结束符
图1
2.2 通信连接建立
采集传输单元主动向平台定时发起通信连接,用于双方信息的交互及维持通信连接。在维持连接的
情况下,采集传输单元与平台可以完成数据交互等功能。
2.3 定时数据传输
定时数据传输按如下要求进行:
——采集传输单元应按设定的时间周期 T 定时向平台发送数据包与平台保持通信连接。T 的取值范
围:1 s~20 s。
l³SWwW0e¹hQÆQlQqg
R¡^sSð
DB41/T 1643.2—2018
2
——平台收到数据包后向采集传输单元发送应答包,更新采集传输单元链路信息并将数据包中的电
梯运行状态数据、故障信息进行存储。
——当平台在 5*T 内没有收到数据包,认为通信链路中断,客户端标示采集传输单元离线。
——采集传输单元连续发送 5 次数据包后,没有收到平台的定时数据应答包,认为通讯连路中断,
通讯链路恢复后自动将保存数据上传。
2.4 实时数据传输
实时数据传输按如下要求进行:
——故障信息的实时数
DB41_T 1643.2-2018 电梯运行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河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