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施组方案 方案库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DOCX   10页   下载0   2023-09-03   浏览3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1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2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3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4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5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6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7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8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9页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第10页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1 . 1 工程地质条件 2 1.2 水文地质 3 2. 监测目的与意义 3 3. 监测内容 3 4. 测点布置 4 5. 监测方法 4 6. 监测频率与预警控制 4 7. 质量保证 5 沉降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招商地产狮山项目用地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原狮山农场“羊房岗”。地块位于科技路西侧,本期 建筑 施工范围为一期 Ⅱ标 地块,总用地面积 3 . 2 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7 . 268 万平方米。共 3 栋30层高楼,设2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 11.7m ; 9 栋3层别墅,别墅设1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标高最低约为 8.0m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工程基础采用管桩及桩筏基础形式。建筑±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高程) 20.65米 。 1. 1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之地基由人工填土(Q ml )、第四系陆相冲淤积层 (Q al )、残积土层(Q el )及古近纪始新世华涌组(E 2 h )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组成。第四系冲淤积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组成,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基岩的强、中风化岩风化程度不均匀,软硬相间,常以互层的状态出现。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综述如下: 1、素填土:为场地内推高填低的新近填土层,共32个钻孔见及,厚度0.70~ 7.50m ,地面标高9.22~ 18.89m 。呈灰红色,主要由泥岩、泥质粉砂岩风化土回填而成,未压实。 2、淤泥:局部分布于水塘范围,仅有14个号孔见及。层厚0.40~ 4.10m ,顶界标高5.61~ 10.90m 。深灰色,含有机质,流塑,粘滑属高压缩性软弱土层。 3、粉质粘土:全场36个钻孔见及该层,层厚0.70~ 8.00m ,顶界标高2.41~ 10.91m 。灰色、灰黄色,呈可塑状,粘性强。个别孔夹透镜体的中、细砂层。 4、淤泥、淤泥质土:全场仅17个钻孔见及该层,是本场地的主要软弱土层。层厚1.20~ 5.80m ,顶界标高0.01~ 7.01m 。灰色、浅灰色。流塑,含较多腐殖质、有机质,味臭,污水。 5、粉质粘土:仅在5个钻孔见及,层厚1.50~ 5.20m ,顶界标高-2.79~ 1.61m 。灰黄色,可塑,粘性强,局部含腐木。 6、残积土 (Q el ) :大范围分布。层厚0.60~ 7.80m ,顶界标高-3.09~ 19.62m 。 为场地的主要土层。灰红色、深灰色,可塑~硬塑。由粉砂质泥岩和泥岩风化残积而成。局部钻孔为残积粉砂(灰黄色,中密,由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 7、全风化泥岩(W 4 ):全场仅17个钻孔见及该层。层厚1.00~ 10.90m ,顶界标高-7.95~ 16.72m 。灰红色,岩芯呈坚硬土状,泥质结构,遇水软化。 8、强风化基岩(W 3 ):全场地均有见及。揭露厚度或层厚0.50~ 19.2m ,顶界标高-47.79~ 19.47m 。岩性为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灰红色为主,岩芯呈土柱状,半岩半土状,岩质软,易碎,常夹中风化岩。该层岩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9、中风化基岩(W 2 ):揭露层厚0.50~ 18.50m ,顶界标高-51.19~ 16.37m 。岩性为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浅灰红色,岩芯呈柱状,岩质较硬。风化不均匀,常夹强风化岩,偶夹微风化岩。该层岩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其软化系数的平均值为0.69<0.75,属软化的岩石。 1.2水文地质 本 场地属亚热带海洋 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 ,雨量充沛。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0.20~6 .40m ,地下水水位标高在7.51~18 .29m 。地表水主要存于丘陵之间水塘中,地表水发育。地下水类型有残积土层中之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主要靠蒸发。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地层透水性分类属A类。 2.监测目的与意义 本工程 场地整体土质条件虽较好,但 地质变化较大,地形起伏,采用引孔锤击预应力管桩基础,其沉桩贯入度与质量仅靠质量抽检 仍 难以准确 把握, 且主(高层)、裙楼楼层数差别较大。对工程结构基础体系的沉降等项目作合理准确 观 测,可以实时了解 高 楼工程基础的稳定状况,各部位的沉降差异,判断 高层住宅 楼 桩基 工程的施工质量, 也能 起到工程验收前后的监控作用。 3.监测内容 在制定本基坑监测方案时,主要是参照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 .招商地产狮山项目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建筑变 形测量规程》 JGJ /T8 -9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要求,力求使监测工作合理、规范,在满足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观测费用。 对高层住宅楼、裙结构各主要部位结构(墙)柱的沉降进行跟踪观测,以掌握(墙)柱基础的沉降及其结构的安全稳定状况。 4.测点布置 依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及高层住宅楼基础结构和地基情况,并与甲方技术负责人商议后,确定本工程沉降观测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施工期观测,第二阶段为工程验收后的监控观测。各测点的具体位置如下: 第一阶段墙、柱沉降观测点:根据本工程结构的场地环境,观测点布置在地下室负一层, 分两区独立布设沉降观测站点。 5~7# ,10~11# 楼区共布 34 处 观测点,测点设于墙、柱结构上,其中5~7#高层住宅楼设 18
狮山依云曦城项目一期建筑沉降观测方案2011.8.11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