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编制依据:
2
1.1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2
1.2
设计文件
2
1.3
施工文件
2
二、
工程概况
3
三、
塔吊位置与选型
5
3.1
塔吊平面布置定位原则
5
3.2
塔吊位置:
6
3.3
塔吊选型:
7
四、
施工部署
8
4.1
立塔高度验算:
8
4.2
塔吊防碰撞措施:
17
4.3
塔吊限荷计算
18
五、
施工准备:
21
5.1
塔吊运行原则
21
5.2
塔吊吊装原则
21
六、
组织管理
22
6.1
管理体系
22
6.2
塔机验收
22
七、
群塔作业安全措施
22
7.1
安全技术要求
22
7.2
安全操作一般要求
23
7.3
安全检查措施
24
八、
附图
24
编制依据:
1.1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规程、规范名称
编 号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xxx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2-
xxx
3
塔式起重机安全
规程
GB5114-2006
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xxx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2005
6
建筑施工测量
技术
规程
DB
11/T446
-
2007
7
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
xxx
8
起重吊车指挥信号
GB5082-
xxx
9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GB6702-
xxx
10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
-62-
xxx
1.
2设计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1
北京市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石泉砖厂B地块定向安置房
项目(B-1居住用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KC1-2010-074
2
北京市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石泉砖厂B地块定向安置房
项目(
B-4
居住用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KC1-2010-
099
3
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石泉砖厂定向安置房项目(1标段)工程施工图纸
1.
3施工文件
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石泉砖厂定向安置房(B1、B4地块)
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项目
内容
栋号
B1
地块
1-6
号住宅楼
,
B4
地块
1-8
号住宅楼
建筑功能
住宅楼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74800
㎡
建筑层数
B1-1
至
B1-6
、
B4-1
、
B4-3
、
B4-4
、
B4-6
、
B4-8
6
层
、无地下室
B4-2
、
B4-7
9
层
、地下一层
B4-5
9
层(局部
11
层)
、地下一层
建筑物最大高度(
m
)
B1-1
19.0
B1-2
19.0
B1-3
19.0
B1-4
19.0
B1-5
19.0
B1-6
19.0
B4-1
19.0
B4-2
29.4
B4-3
19.0
B4-4
19.0
B4-5
34.8
B4-6
19.0
B4-7
29.4
B4-8
19.0
建筑物平面尺寸
B
×
H
(
mm
×
mm
)
B1-1
14640
×
81360
B1-2
14460
×
61160
B1-3
14460
×
61160
B1-4
14460
×
40640
B1-5
14640
×
61160
B1-6
14640
×
40640
B4-1
14640
×
40640
B4-2
14500
×
59900
B4-3
14640
×
61160
B4-4
14640
×
81360
B4-5
14500
×
99800
B4-6
14640
×
81360
B4-7
14500
×
59900
B4-8
14640
×
40640
结构形式
B1-1
至
B1-6
、
B4-1
、
B4-3
、
B4-4
、
B4-6
、
B4-8
砖混结构
B4-2
、
B4-5
、
B4-7
剪力墙结构
基础形式
B1-1
、
B1-2
条形基础(局部筏板基础)
B1-3
、
B1-4
、
B1-5
、
B1-6
、
B4-1
、
B4-2
、
B4-3
、
B4-4
、
B4-5
、
B4-6
、
B4-7
、
B4-8
筏板基础
基底埋深
(
m
)
B1-1
、
B1-2
2.50
B1-3
、
B1-4
、
B1-6
、
B4-3
、
B4-4
2.60
B1-5
、
B4-1
、
B4-6
、
B4-8
2.30
B4-2
、
B4-7
2.90
B4-5
2.90
、
3.00
塔吊设置
1#
QTZ
5510
预埋式
臂长
55m
负责
B1-1
、
B1-2
2#
QTZ5013
压重式
臂长
50m
负责
B1-3
、
B1-4
3#
QTZ5013
压重式
臂长
50m
负责
B1-5
、
B1-6
4#
QTZ6015
预埋式
臂长
60m
负责
B4-5
5#
QTZ5013
压重式
改
臂长
45
m
负责
B4-6
6#
QTZ501
5
压重式
改
臂长
40
m
负责
B4-
7
、
B4-8
7#
QTZ3518
压重式
改
臂长
30
m
负责
B4-1
8#
QTZ5613
压重式
改臂长
46
m
负责
B4-2
9#
QTZ5513
压重式
臂长
55m
负责
B4-3
、
B4-4
塔吊位置与选型
3.1塔吊平面布置定位原则
3.1.1
考虑到多单位同时作业,应尽量减少群塔之间的相互影响,塔吊按区域设置,
尽量避免塔吊跨区段作业,便于施工组织,减少协调矛盾。
3.1.2
尽量减少塔机基础施工和塔机安装后对边坡稳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3.1.3
根据
施工
进度情况
、
各塔吊高差关系
及各楼座的结构形式
等
,确定立塔
顺序。
3.1.4
便于塔机的安装和拆除。
3.1.5
塔机在考虑安装、拆除方便的同时,塔机的回转半径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作业区
,尽量减少塔机的作业盲区和覆盖更多的材料堆放场地,减少材料二次倒运。
考虑设置汽
车吊
及龙门架
以备解决部分塔吊盲区的吊运作业,同时可以负责塔吊覆盖区域外现场的材
料倒运。部分钢筋和模板等材料考虑人工搬运。
3.1.6
明确塔间合理
高差的控制以及塔位顶升顺序。
3.1.7
塔吊布置时尽量
避免过
多的交叉,以充分发挥塔吊的效率。
3.2塔吊位置:
塔吊编号
塔 吊 位 置
(塔吊基座中心点)
1
#
距
B1-2
号楼南侧外墙完成面
往南
5m
,
距
B1-2
东侧外墙完成面
往西
11.5
m
(
X=
308804.693
,
Y=
476
527.725
)
2
#
距
B1-3
号楼北侧外墙完成面
往北
10m
,
距
B1-3
东侧外墙完成面
往西
34m
(
X=
308870.541
,
Y=
476493.469
)
3
#
距
B1-5
号楼北侧外墙完成面往北
10m
,
距
B1-5
西侧外墙完成面往东
23m
(
X=
308952.578
,
Y=
47647
3.121
)
4#
群塔施工方案(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