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书籍论文 规划论文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论文).pdf

PDF   5页   下载0   2024-04-01   浏览18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论文).pdf 第1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 一一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SPATIAL PLANNING OF ECOLOGICAL INTEGRATION ZONE UNDER ECOLOGICAL INCENTIVE MECHANISM: A CASE STUDY ON CHIZHOU CITY , ANHUI PROVINCE 吴敏吴晓勤 WU Min; WU Xiaoqin 【摘要】为探索生态激励的核心坏节"生态资 源、化"的关键技术,结合池州实际,以不损害区 域生态坏境为前提,基于城市整体生态格局与现 有生态结构的优化,提出"生态交融区"空间优 化策略,构建城市与生态双向激励下的土地资源 空间配置模式、路径与方法,目的是将生态优势 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关键饲】生态激励机制:生态资源化;池州模 式:生态交融区,生态控制"三线" ABSTRAC T: 1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e of ecological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 ,"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n Chizhou , this paper proposes a plann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integration zone" which is based on not impairing the reg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on optimizing the overall ecological pattern and the existing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It aims to build a spatial allocation mode , path and approach for land resources under the duplex urban-ecological incentive mechanisms , 80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exerting ecological advantages. KEYWORDS: ecological incentive mechanism; ecolog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 Chizhou Mode; ecological integration zone; "three lines" of ecologicaI controI 1 生态激励思路体系 1.1 概念内涵 生态激励机制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双向激 励.良性互动、循环促进的新型资源环境管理模 式。其以行政管辖范围为界,以主动的生态环境 保护及建设行为为前提,以激励性建设用地补贴 为手段,激励保护生态环境,并确保经济增长的 生态化[1] 生态激励机制有着环境经济学、产权理论以 及环境资本论等丰富的学科理论基础。借助于经 济激励手段的成本效益优势[勾,根据生态保护 的有偿性,以新的经济活动成本结构实现生态保 护外部性的内部化,并通过"内生补偿"路径, 即"自建设.自受益"的内部激励机制以明晰生 态资源的产权属性。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及 效益主体合并,从而解决生态投资者的合理效益 回报问题,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得生 态资本增值。生态激励机制的创新意义在于 对 于生态环境进行了有偿保护并使得生态资本增 值,确保经济增长的生态化,促进了生态保护与 区域发展的双向共赢与良性互动。 1.2 "自激励"机制 无论是在宏观目标、机制原理还是学科基础 上,生态激励机制均与生态补偿密切关联,本质 上均为协调环境行为背后的利益关系、且保障社 会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机制自 1992 年 被提出 20年间广泛运用于各国,以促进区域环 境公平及生态保护,但因 直无法克服主体过于 分散而带来的产权不清晰等问题,而日渐显示出 其制度的局限性,生态激励根植于生态补偿,但 又有别于生态的"他补偿其建立于同一区域 与主体内部,是强调"内生补偿 M的'自激励" 机制,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强调"先投 入、后激励"的主动前导机制,并通过有偿激励 的行为激发建设主体积极能动地从事生态建设. 从制度整合角度 J区域内的内部激励机制 与区域间的外部补偿机制互为补充。依据生态足 迹理论, 方面,生态盈余区域因提供生态消费 富余部分给了其他地区,故而获得外部补偿,生 态赤字区域则相应支付生态补偿,另 方面,对 于生态赤字的负能量区域施以监督、控制与保 护,而生态盈余的正能量区则给予内部激励,并 进-步推动生态正向循环。两者的藕合完善了基 于"生态盈亏"理论的环境经济政策(图门,为 87 hma 冉湘 mm辱 山厅副阴瓣旦当盐计卧 d肝讲川厅副屉阴阳亘浩泣唱卡湾 【文章编号] 1∞2一1329 (2015)09 一0087 一06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飞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819/ ,叩201509158 E作者简介 1 吴敏 (1976-) .女,博 士,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 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 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吴晓勤( 1958 一) .男,安 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 组成员、巡视员,中国城 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注 册城市规划师。 【修改日期] 2015 一08-13 建设投入,引导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其次是生态 资源化 ,通过对于生态系统及空间结构的优化, 提升面向于城市及人类的生态功能质量与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为城市发展创造新的环境容量,再 者是资源经济化,即资源催生经济,由于资源环 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等提升之后所带来的激 励性环境经济效应 ,对于城市绿色 GD P的增长具 有关键性的意义. Ecolog lcal Plann lng 院b莓'崎画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论文).pdf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