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 “山泽通气”
“山泽通气”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传 ·说卦》
日: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又云 ”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
既成万物也 ”。 山泽通气”具有鲜明的中国思维特点.对中国
文化影响深远.涉及到医学 艺术、建筑、城市等多个方面。就
其概念而言 . ”山泽”即山林与川泽 “山泽通气”即汇通山林、
JIl泽之气。在医学、艺术等领域的内涵暂且不论.对于城市规划
来讲. “山泽通气 是一种追求城市与山水环境互通的空间价值
观念.也是人们运用实体空间的手段实现城市与山林川泽关联互
通的一种人居自觉实践。
从古代城市规划文献、城市图以及实地调研可以看出. ”山
泽通气”对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影响往往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在
新城选址规划时 以人工与山水汇通的整体思维发现山林川泽之
巧 .进而将城市空间规划布局自觉与之融汇相生而成一整体。二
是在城市格局形成之后 .并经过人们长期的生活体验积累.依据
城市外部的山水环境资源对城内空间格局进行调适 .以外部山水
的方位、坐标为基准,以 ”引路” ”开门” ”建渠” “揽胜”等
方式强化城市与自然山水之间的气脉关联、风景关联与文化关联.
实现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通的整体格局。这两个层面的实践
均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对山水关联的自觉,可谓一种以 ”汇
通 自然”为基本原则的城市空间秩序的积极创造。
2.基于 “山泽通气”思想的传统规划实践
山泽通气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有广泛的运用。
如安徽广德的 “山泽通气.地脉不滞”的思想;江西安远的 “于
山有九龙之高,于水有九龙之险,所谓山泽通气 .融结而成奇者”
的论述:河南灵宝通过城市格局改造以达到 “山泽通气,人文蔚
兴”的实践.凡此等等.皆有启发。本期栏 目从众多案例中遴选
甘肃灵台、陕西山阳、重庆三处案例 ,进一步阐释基于 “山泽通气
的传统规划实践。
甘肃灵台县城依山而建.分南北双城。古时双城之间以一 门
相通.仅于南城的东、西两侧各设一门而与外界关联 .致使城市
交通不便 .并被认为 ”气脉不通”. ”地脉形胜之观瞻 抑且有
失原来之灵秀”。在民国时期.城市基于 ”山泽通气”的理念进
行空间改造。依循南城历史上被堵塞的东南故道而开东南门.又
于北城西北角新开城门.且使二门遥相对应 .并与周边山川环境
相关联 .达到 ”流通气脉 .开发全城”的效果 《新开灵台县城
灵通门记》中对其总结道: “城关有门.犹人身之有窍.窍通气顺 .
全体自见活泼”。同时.于西北城门上修建城楼 名日 “灵通”.
而取 ”钟灵毓秀,山泽通气”之义,构建了城市与外围山川环境
融汇互通的空间标识.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整体人居秩序。这可
谓一次在山泽通气思想影响下的人居自觉实践。
陕西山阳县城 “群山环拱,众水汇流”.形胜颇佳。但在其
发展过程中曾因对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缺乏控制.导致如文庙等关
键地段被房屋侵占,阻隔了城市与周边山林川I泽的互通关系。至
明万历时,知县贾天佑认为城市 “山泽之气不通”,组织开展城
市空间格局改造。明代王鹤 《建毓秀门记》中载:知县 度其势
通衢道 .自北而南.逼者辟之,碍者疏之,直抵城足 .洞其垣为门.
广通车舆 ,又为楼于垣之上.而额其 门日 ‘毓秀 ,乃受山川风
气之灵”。通过此般引路、开门、建楼的方式 有效加强了城市
广德州四境图 (引自清乾隆 《广德州志》)
安远县城郭图 (引自清同治 《安远县志》)
山阳县域图 (引自清嘉庆 《山阳县志》)
重庆城图 (引自清同治 《巴县志》)
与周边环境的融通关系 .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格局。
清代重庆县文庙前旧无泮池.而以 “长江为泮池,鎏山为玉案”.后
由于城市发展、街市繁荣、建筑密布.文庙前的空隙之地被侵占.文庙与江、
山的汇通关系被阻隔,其地 “灵气蔽塞”。后当地官员龙为霖与贡生韩帝简
张宗蔚三人基于 “山泽通气”的思想,出资买下文庙前的铺基.并辟为空
地而 ”永不造屋 以透江光”,使文庙与长江、鎏山的传统气脉及风景秩
序关联得以恢复 .有效提振了地段的整体人居环境。时人对其环境赞日:”内
外通朗.环流夹境 .亦文澜之一助也”。
”山泽通气”思想的关键是 ”通气”。在中国文化中,城市应是一个
与山水环境相互渗透、有机共生的整体 . 通”是处理好城市空间与自然
的关系.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空间秩序的重要理念.也是重要方法。
古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对城市与自然山水的整体规划与统筹考虑 .
利用既有山水条件.以汇通、引秀等方式.将自然中的山水环境引入城内.
进而塑造城市与山水一体的空间秩序。特别是对于既有的城市 .也能以一
种 “山泽通气”的自觉.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规划调适.
实现城市环境与山水的汇通。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的案例 ,也反映出人
们面对壅滞的城市环境,总是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地使城
山泽通气:一种汇通城市与山水环境的规划理念(论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