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下部设置局部剪力墙f/J、筒)以增强整体结构刚度。根据建筑
平面 ,本工程拟采用钢管组合柱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核心筒作
为抗侧力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为增强核心筒的抗 震性 能 ,在
关键部位剪力墙及核 心简部分剪力墙边缘构件内设置工
字钢。
钢管组合柱框架形成结构的第二道抗侧力体系。框架梁
的选型经过综合比较后拟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设计
本着简洁至上的原则,在满足预期性能目标前提下,尽可能避
免局部楼层的刚度 及 强度 的 突变 ,以避免结构薄弱层 的
产生[1】。通过分析比较,本工程未设刚性加强层(Outriggers),仅
在避难层通过加大梁截面形成所谓的有限刚 勋 口强层。
本工程 A座建筑高度 177.3m,根据《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第 5.1.6条的规定 ,本建筑高
度小于该条 180m的框架—核心筒高度限值。因此,A座建筑
不属于高度超限。
根据计算,本工程 A,B座建筑考虑偶然偏心后均属于扭
转不规则,但不存在扭转超限(楼层扭转位移比小于 1.40),同
时本工程不存在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平面标准层均在中
间设置了中庭,其中 A座中庭面积约 102m ,B座中庭面积约
125m2,综合开洞面积均小于 30%,开洞面积及有效楼板宽度
都满足高规关于楼板开洞的要求,无其余不规则项。
3 基 于 性 能 的 结 构 抗 震 分 析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时,除需考虑
常规的竖向荷载、小震作用及顺风向风荷载作用外,尚以高于
现行规范的标准,采用基于}生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
中震作用下的屈服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来使结构达到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21。
3.1 结 构整 体分 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CAD工程部编
制的结构分析程序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
设计软件 sATwE》(2o06年 1O月版 )进行结构分析。为体现
指标 的合理性,计算采用 A,B座单独计算,整体计算作为内
力和配筋计算用。由于 A座建筑高度较高,作为对比分析 ,采
用韩国 MIDAS(730版本)软件作补充。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
如表 1所示。
一 毽塑董绾塑堡盐l ArzhlteetttralandStructuralDes l
表 1 A座整体分析计算结果
项目 — — 嘶 瓣 筹 结构总质量/t
总地震作用 N 罟
框架倾覆 x方向 弯矩百分比/% Y方向
自振周期/s 未折减
地震最大层 方向(层号) 间位移角 y方向(层号) 风荷载最大 方向(层号) 层间位移角 y方向(层号) 最大层间 方向地震 位移比 y方向地震 上下层侧向刚度 上下楼层承载力
121 870 24605 26268 19.11 17.58
124 247 23O76 26222
4.00( 3.99(y) 3.56(X) 3.46(X) 3.00(T,r,/ .75)2.74(r,r,/r,=o.69) 1.11 1.o2(x) 1.04( o.92(n o.97( o.81( 1/1O34(22层) 1,844(36层) 1/2 773(21层1 1/1 204(27层) 1.29 I_38
均匀 均匀
l/l 161(41层1 1/923(36层1 1/2 785(17层1 1/1 333(29层)
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刚度合理,周期比、位移角 、位移比均
满足规范要求, 下层冈0度无突 分析软件的结果也相似。
3.2 多遇地 震 时程 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规范》(GB 50011—2010)5.1.2条的要求 ,
本工程 A座应进行多遇地震的时程分析。本工程地震时程采
用 2条天然波和 1条人工波(7度 、HI类场地),多遇地震的最
大加速度为 55cm/s 。计算结果表明,3条波均满足不小于振型
分解反映谱法计算结果的 65%,且 3条平均值为振型分解反
映谱法计算结果的 84.8%(0。),87.7%(90o)。基本符合抗震规
范的选波要求。
根据时程分析的结果,结构上部约 1/3范围内的地震剪
力略大于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结果 ,施工图设计中,适当放
大此范围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4 中 震 弹 性 分 析 。]
考虑到本工程竖向构件是整个结构抗震中十分重要的构
件 ,对其进行了中震作用下的弹l生验算,以判别其是否达到了
中震弹 f生的抗震性能 目标。即在中震不屈服计算的基础上,将
荷载分项系数恢复为正常值,材料的强度取设计值,抗震承载
力调整系数取 1.0,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内力放大调整 ,不考虑
风荷载,这时构件的地震作用组合效应不大于按强度设计值
计算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竖向构件在中震作用下均
不屈服 ,基本处于弹眭阶段,不会出现塑性损伤。
5 罕 遇 地 震 作 用 下 动 力 弹 塑 性 时 程 分 析
对本工程非线性时程分析采用 SATWE系列软件的
63
I工程建设与设计 l Construction&DesigaForProject
EPDA程序,地震动的输入本工程采用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
中心提供 1条大震人工波和 2条大震人工波共 3条地震波。
加速度最大值取 310cm/s (0.31g),阻尼
B级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探讨(论文).pdf